第189章 (大章)概率学BUG
轮船的出现,毫无意义问对经济又是一记强心针。
大汉这两年来,没干别的,天天都打鸡血了。
不过这不是普通的鸡血,这是有作用的,应该算是龙血吧,天天都注入龙血了。
长安南北两条运河一条古运河一条漕渠,繁荣的样子已经近在眼前了。
从船上下来后,霍海本来准备遛号子的,不过刘彻想着,今天出都出来了,乾脆就去视察视察吧。
要不然明天《大汉日报》上写着《皇帝出巡视察最新最大先进蒸汽轮船》也太乾巴了。
再给新闻报纸搞俩配菜。
临走之前,刘彻允许儿宽他们在长安省亲一段时间,该结婚结婚,该干事儿干事儿。
儿宽一副立功心切的模样!
刘彻说,你还年轻,等年纪大了你就懂了,凡事不要孤注一掷,好好休息休息吧。
儿宽说,千乘才是我老家。
立功心切?
不!
归心似箭的同时立功心切!
刘彻暗道:该死的普通话口音,这下听不出人是哪儿来的了,尴尬了。
刘彻只能让儿宽早去早回,争取带上好消息早日回长安,等这个项目做成了,未来朝堂有他一席之地。
得到了刘彻亲口应许,儿宽也是被打入了鸡血,立刻表示要为大汉肝脑涂地。
而刘彻也带着霍海以及一众大臣去巡视去了。
巡视的方向,当然是大量棉纺织厂和成衣厂的方向。
听说大汉多了这麽多蒸汽机,结果连轴转却只能生产如今棉花产量的部分的部分之后,刘彻对这个很好奇。
如果西域全种上棉花,产量肯定远超现在。
也就是说,市场的动能缺口,还远远没到极限。
难怪霍海说有一旦发展动力,那对经济就是毁灭性打击。
动能需求恐怕连百分之一都没到,如果换成电力,又能节约不少,到时候需求更大了。
试想一下,蒸汽机这麽大个玩意儿是任何地方都能用的吗?
而用电的话,发电厂集中发电,然后拉一根线到工厂,就可以生产了,那小作坊将会成十倍百倍千倍的爆发。
试问谁不想成为大商人大富人呢,只要能开厂,又有几个人愿意去搬砖?
刘彻和霍海其实早就谈过了。
刘彻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个人至少需要一套冬衣两套夏衣一套内衣,讲究一点的还需要一套睡衣。」
而更讲究的还需要这样的一整套再来一套,用来换洗。
霍海却说:「陛下你别忘了,现在科学报开始宣传,身上保持清洁寿命更长。」
刘彻考虑了一下:「那增加换洗的频率,再来一整套。」
霍海:「陛下别忘了,现在干很多活儿比较容易有让衣服脏。」
刘彻捏着下巴:「再来一套。」
霍海:「陛下如果到时候贵族们都天天换新衣服,那有钱的其他人,会不跟着学吗?」
「到时候,女的可能三百六十五天,需要三百六十五件新衣服,收入稍微差一点的,不每天换衣服,却也有很大可能一件衣服穿两三次就在衣柜吃灰再也不会穿了,更多的人至少也有十几条冬裤夏裤三十来件冬衣夏衣。」
刘彻目瞪口呆。
霍海才继续:「而这些,却只是一个人一辈子要用的棉花的百分之一。」
「未来,每家每户都要用沙发,有钱的人用的是牛皮面的,追求方便和时尚的人用的是最前沿最新颖的布料花式的。」
「甚至一个家庭里面,光是棉枕头,都有十来个,更不要说棉被了。」
「随便一床棉被用的棉花,都够二十件衣服了。」
「而这些都还不算什麽。」
「未来的玻璃越做越大,窗户越来越大,阳光刺眼,所以要用厚重的布料来开合遮蔽,未来的车厢内部也要用布料皮料来包裹显得更舒服,甚至未来的墙壁上,都要刷上一张布,这样免得粉刷的墙面掉灰。」
刘彻听完沉默片刻才开口:「西域……这下把安息大夏一起拿下拿来种棉花,恐怕都不够用。」
理论上是这样的,直到石油化工彻底崛起之前,棉花怎麽都不够用。
这些才算了多少?篷布呢?帆布呢?医用棉花呢?
鞋袜呢?有钱人衣服都穿一件丢一件,那袜子总不能穿两天吧?
刘彻明白了过来,人的欲望是无穷的。
生活越好,人要享受的东西越多。
所以,这场工业化一开始之后,就不要觉得任何一个数字显得夸张。
因为那对比遥远的未来同一个项目的数字而言,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
这世上,就是有一些人运气逆天。
生在赵国的老根儿和他的孙子,就是这种人。
别看老根儿是生在赵国的,实际上却不住在赵国呃,而住在中山国。
原因当然是活不下去了,换个地方住。
但到了他孙子长大,又活不下去了。
本来他这种没钱的,又搬过好几次家,没有亲族,能复起富裕的概率太小了,当然没给他们遇上。
老根儿和他孙子这一次又遇到了这种问题。
四年前,老根儿他儿子生重病,那时候他孙子还是个小孩子,老根儿倒是有钱救,问题是他儿子那病,就治不好。
他儿子是什麽病老根儿不懂,但有一天他儿子帮人放牛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精神恍惚还是怎麽回事,在牛面前一直挑动,牛都发火了他还晃来晃去的。
旁边的人眼看着他被牛角给弯了一下,流了一肚子的黄水出来。
如果让义妁知道这个病情,就会告诉他那是典型的腹积水情况,大概率是癌症。
这自然是不可能治得好的,但是老根儿不懂啊,就到处托人找关系想要治他儿子的病。
然后就被有心人盯上了。
就有骗子装作迅游来的医生,在老根儿他们那边活动。
老根儿知道后就带他儿子去看病。
这个时候,他儿子癌症的同时还腹部破损,都没缝伤口内里,外面是用药包裹起来的,每当场死了就不错了,哪儿还有得救?
但那骗子用了一片人参混在药里面,就让他儿子精神头直接好起来了。
跟没事儿人一样。
然后骗子又告诉老根儿,能治,小贵。
老根就把家里的田给卖了。
很明显,人财两失。
这两年,老根眼看着所有邻里的田地那出产都很大比以前翻了七八倍!
邻居们都不缺吃的了,他们家日子却越来越难过。
那就只能用出看家的本事了。
换个地方住。
因为如果换个地方住,可以开荒。
按理说开荒是不能乱开荒的,但就看当地首官了,如果官员允许有人开荒,并且让流民开荒,开了荒地就归开荒者了,或者部分归开荒者部分归朝廷。
那就能活下去。
这种政策也要看官员头铁不铁,因为这种操作很容易被人诬陷成朝廷财产流失。
所以不是每个地方的官员也不是每个地方的每一届官员都允许这麽做的。
所以,现在没地,又活不下去了,那就换个地方开荒。
老根儿跟孙子说了之后,他孙子风有不同意见。
「爷爷,咱们既然要换地方,为什麽要另外换个穷地方又过一轮穷日子,三十年后的我保不齐还要过爷爷您今天的日子,做一样的选择。」
「还记得我的名字怎麽来的吗?」
对于没有姓氏的人,取名字就比较难。
因为没有姓氏,名字就是唯一的标识。
所以,取名字时会有一些方法。
比如,假丶借丶义丶喻等方法。
那风的名字怎麽来的?
因为他出生时,家里什麽都没有。
也不是什麽都没有,因为有窗户洞但没窗户,所以屋里有风。
于是被请过来给他取名字的人,就给他取名为风。
咋一听这个名字听起来还不错,还挺有意义的。
别人读过书的人文起来都是:「你这个风是什麽风啊,是家风还是凯风?是文风还是武风?是清风还是春风?」
家风就是严厉,凯风就是孝顺,文风就是学识,武风就是富裕,清风就是淡然,春风就是和沐。
风:「是呼呼呼呼呼~那个风。」
问问题的人都能脸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的。问怎麽了?被他家的穷酸风给刮了!
现在风有了个想法:「爷爷,听说现在长安人好富裕的,咱们反正要走,为什麽不去长安?」
老根儿有点犹豫。
长安啊,距离赵国那叫一个千里之外,怎麽去啊。
这得走多久啊。
风却不在意。
「咱们等春暖了,不会挨冻了就出发,一路往长安去。」
暖春,爷孙俩出发了。
他们出发后的第二天一大早,一名贵族骑着马,拉着三大车铜钱来了这个穷酸的村子里。
「招工,七百大钱一个月。」
里长哆哆嗦嗦上前:「我听人说,现在郡里面修路修到了县里面,到处招工,那麽多人去还修不好,还要招工?」
听说隔壁的隔壁的隔壁亭人都走了小半,都还没回来呢。
又招工?
不会有诈吧?难不成人都被骗出去杀了。
贵族青年:「老头你懂个屁啊,郡里到县里的路去年就修通了,现在是要修县里到隔壁县的路,你们村靠得近,就修一条岔路过来。」
「你们村前面好地段的路,我都买了,但你们毕竟还有这麽多地,等路通了,你们那些粮食能比现在一石多卖十来大钱。」
里长惊讶:「我们这儿也要修路?」
贵族青年:「快去喊人吧。」
里长思索了一下:「可是现在春耕,八百一个月恐怕找不到多少人啊。」
贵族青年:「废话,要不是春耕,我最多出三百。」
这是山坳里面,又不是什麽大地方,郡里面前年修路才六百工钱呢,今年才一千二。
里长:「那倒也有一些人家里没田土的,我去问问他们。」
里长来到了老根家。
看到家里没人,就问隔壁:「哎,老根儿呢?」
隔壁蹲在夯土墩子上,剔着牙:「不在村里了。」
里长疑惑:「咋不在村里了?风呢?」
「风?风当然是吹走了。」
里长:「?你好好说话。」
隔壁:「因为人家像风一样自由。」
老根儿和风,穷了好几年,终于等到招工招到他们村儿了,他们却提前一天走了。
两周后,老根儿和风,精准的走过了赵国公路。
赵国公路是赵国第二条公路,是连通河流码头之外的有一条大动脉,在整个赵国内部左右贯通。
左边往右修,右边往左修。
每个道路工地,都在招工。
也不知道老根儿爷孙怎麽就那麽精准,精准的走到了赵国公路左右之间也要连通的连接处。
因为赶工期,中间段除了夯土,所有人都去两边拉水泥砂浆去了。
爷孙俩走过还觉得奇怪:「这路和以前见过的大道不一样,怎麽和旁边的土修齐平的,这要是下雨咋走嘛。」
风:「看来咱们这儿还是太穷了,把路修高一寸都不舍得,太穷了。」
爷孙俩从路上走了之后仅仅半天,赵国公路左右两侧的大规模队伍就把路从左右两侧小丘上排过来了。
两个月后,正值酷暑,黄河旁的道路工地空无一人,全都避暑去了。
爷孙俩经过工地夯实的地面。
老根儿:「怎麽人人都说到处都在修路,咱们却没遇上过?」
风挠头:「我哪儿知道,是不是咱们走错方向了。」
老根儿指着前方大河涛涛:「那不是大河嘛,都走到了啊,怎麽能走错了?」
「就是没有渡口啊。」
风:「那不还是走错了嘛。」
此时河边,一个小船作坊的老板正在挠头。
他们去长安学习了先进的船只技术,现在拥有了制作能过黄河的船的技术。
但问题是,除了厂里的人,没人敢试航。
这船里面有人反而不稳,往里面装人一样重的石头,反而会更稳,这肯定是不行的。
员工也是没办法了:「附近住的近的地方的猪都买遍了,还差点。咱们起码还得凑俩人。」
正说着呢,河边小丘上,老根儿爷孙走了出来。
老板兴奋了:「老乡!」
老根儿他们走过去,老板又是端水给他们喝,又是帮他们扇风散热的,还是蜂蜜水!
老板一边让整点肉来,一边央求:「麻烦你们个事儿!」
「坐咱们船过河,再回来,一个来回,给你们三百大钱。」
风:「三百?」
风还以为是渡河要三百大钱。
老板咬牙:「五百……一贯一贯,不能再多了,最多给你们一贯了。」
风和老根儿对视一眼。
啊?给我们钱?一贯?
一千大钱?
老根儿:「这……好吗?」
老板看有戏,急忙:「老爷子您二位一定要帮个忙,咱船虽然新,但是又大又好,是长安来的技术,就是现在还装了二十来头猪,臭了点。」
「我先给你们六百大钱,等回程结束后,给你们剩下四百大钱!」
老根儿和风对视。
风:「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