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计(1 / 2)

大汉有活爹 长夜天高 11101 字 10天前

第209章 (大章)三百年大计

刘彻其实听到他们的话,并不生气。

他们说的是真实的。

如果说这个真实的事情对大汉有巨大的损害并且无法修正,刘彻不会生气只会除掉说出真相的人。

但是这个真实的事情,的确是眼下的一个问题。

今天能来霍海婚礼现场的人都是些什麽人?

中央百官和贵族还有各大商业体高层坐在内厅。

长安百官军方非贵族非将军的中层将领,还有霍氏旗下大量产业的中层坐在内院。

而外院呢?卫霍家族的外围成员,普通姻亲,有合作的小企业长安城各行各业的后起之秀。

今天来霍府的人,可谓是整个长安百万人中的人精们都来了。

大家都在聊这个问题说明什麽?

说明大家都认为大汉的领土膨胀是必然的事情,未来可能一二十年甚至好几十年,扩张都是大汉的主旋律。

那麽,根据现在大汉实行的郡县制分封制并行的体制,最缺的是什麽?

是使臣?百官子弟和谷梁学的人排着队呢。

是将士?随着大汉的经济发展,中家家庭正在飞速膨胀,整个长安现在有四十万户籍数量(很多外地来的是单人户),其中中家以上的家庭已经三十万了。

在这两三年都没积累到十万家财,那也太失败了!

光是长安,就能随时再组建一支至少十万人的全良家子军队。

还有各地郡县呢?煤矿上呢?现在可不只是同关,同关煤矿的附属企业全国到处都是。

成都呢?洛阳呢?

可以说只要有必要,现在可以拉起三五十万人的大军,甚至还是优中选优挑出来三五十万人,还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

不缺将士,不缺使臣。

所以缺的是什麽呢?

外院的宾客们很轻松就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关键在于刘彻生儿子太慢了。

那些刚刚打下来的重要领土,未来有大产业的,能不封王过去吗?

想想匈奴现在左中右三部,目前仅仅是漠南的中部这一块,还没开始开发呢,年利润就几十亿大钱了。

这稍微开发一下,几百亿有难度?

这麽高的收入,如果没有一个刘家血脉的人坐镇,难道整个漠南建立郡县,让郡县官员管理?

那匈奴公司和郡县官员串通一气的可能可就大大增加了。

所以,漠南至少要封三个王过去。

漠北怎麽办?如果明后年肃慎和鲜卑完全投了,也需要拆分,需要郡县分封并立怎麽办?

光是这个地方,就把刘彻的亲儿子用光了。

西域怎麽办?

百越几国拿回来后怎麽办?

滇国?

缅?

天竺?

大夏?安息?

现在大汉的主要矛盾是飞速增加的领土和刘彻低下的生儿子效率之间的矛盾。

听起来像是个玩笑话,但实际上这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真谛啊!

除非研究院能搞出一种三天内就让消息从大夏到长安一个来回的新科技。否则就必须要有王族去这些地方坐镇。

以前没派去,那是因为西域漠南这些地方对大汉的眼光来说,纯属于鸟不拉屎。

但现在,西域那边棉花种植在即,漠南这边绵羊养殖数量今年的目标是翻几倍。

这经济如果失控,足可以在任意一个地方,诞生出颠覆大汉统治的经济力量。

这个问题,也是刘彻应该思考的问题了。

往人群中走的刘彻拍大腿:推恩令推早了!

时代变化太快,以前的好政策,突然变成绊脚石了!

刘彻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越思考越觉得出问题了。

现在大汉扩张的太快了!

如果没有宗亲,那未来必成问题!

因为,人的野心是无法抑制的。

刘彻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环视天下,甚至在汉初,迁徙豪强修建陵墓,就是避免出现任何不在朝廷掌控中的大势力。

但是随着商业的发展,这一套失灵了。

怎麽?以后的陵墓不修建成山,直接修建成山脉了?要不然迁徙豪强来,钱怎麽花的光?

如果一些重要资源产地没有宗亲坐镇,怎麽防备反叛势力?

万一有人搞出了枪械呢?

如果有宗亲势力,就只用盯着宗亲,没有宗亲,盯谁都不知道。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一直在思考问题的刘彻,需要人参考。

但是眼下看过去,这个问题不好给任何人明说。

等了一会儿,刘彻发现现场的人都在组织仪式,反而霍海自己闲着。

刘彻慢慢悠悠的晃悠到了霍海身边。

霍海正在那儿偷吃糖呢,被吓一跳。

「哎哟!」

「陛下,吓死我了!」

刘彻双手揣进了袖子里左右看了看,小声:「谈点要事。」

霍海狐疑。

刘彻很快就拉着霍海到了背离人群的地方。

新婚当日,老丈人耳提面命,实属正常。

谁会想到,此时此刻,决定并且左右全球未来三百年命运的谈话正在发生。

刘彻把听到的话还有自己的想法都告诉了霍海。

「现在,长安城的普通商人都想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再厉害,脑子再好使,也不过是百万之家最多千万之家,还不是真正的,大人物。」

「他们都明白这个问题了,那麽群臣又怎麽会没看这个问题呢?只是碍于枪械的凶猛,无人说而已。」

「但这个平衡总会在有人搞出枪械时打破。」

一直没有人搞出枪械,那大汉朝廷就稳得一批。

一旦有人搞出枪械,那就等于『神流血了』。

流血的神就不再是神了,未来就会有人前赴后继的尝试造枪。

造枪的潜台词就是造反。

等时机一到,自然就发生了。

霍海:「陛下想考虑分封的问题?」

刘彻:「现在无非两个做法,停止一切扩张,等消化掉现在打下来的领土,然后再继续扩张。」

大汉之前才四百来万五百万平方公里,现在的面积至少一千三甚至更多,毕竟丁零往北的区域压根没人,只要大汉想要,随时都能扩张到两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

但是这个提议立刻遭到了霍海的否决。

「科技发展是一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过程,土地扩张也是,如果我们的发展一直压着科学传播的速度继续,那麽全球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全部属于大汉了。」

「如果我们一停,那变数就来了。」

刘彻听到霍海的说法,也是点头:「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们也不能赌,但是如果继续扩张,要麽就需要一种快速传讯手段,要麽就需要分封。」

霍海:「陛下,大汉核心疆域,修建铁路,铁路沿途可以没有分封。」

「铁路沿途之外,乃至未来打下来的领土……必须分封。」

其实霍海想要说电报和电话的事情。

但是!

不可能。

电话电报无论哪一种成型,那至少都是电力体系成型后的事情。

这需要时间。

但是现在大汉缺的就是时间。

一统全球这种事情,那就是不能停息,只要一停,后面就复杂了。

这麽大的地盘,未来会有多少利益相关方参与朝堂的斗争?

数以百计?千记?

这麽多人在一起争吵,能发生什麽抽象的事情霍海都不敢想。

现在的大汉单论在全球的比重和威慑力,是远超过前世米国的,而无论是朝堂环境还是到的情况,也都和米国有相似之处。

这个时候一旦停下,没有一个统一的声音,那接下来就麻烦了。

就是要让没有任何人去思考一统全球这事儿是对是错,天命说是否有问题,没人考虑清楚之前,就已经完成了一统,成了定式。

那想也没用了。

统一的全球的思维率先植入了所有人的脑子里。

到时候就算是各方势力争斗,也不会有人拿这方面的事情做文章了。

所以,在这个时刻,必须用分封制来抢时间,是没办法的事情。

虽然这一套可能也就头二十年有正面作用,后面几百年都是分封的贵族趴在体系上吸血。

但没办法,历朝历代的建立不都是这样的?

霍海:「如今有两个办法。」

刘彻看向霍海。

哦?这个无解之题,居然有两个办法解决?

霍海:「第一,收回大汉在中国范围内的所有封国领土,把所有宗室往外封。」

「第二,在侯爵之上,再加一等爵位,让外姓人可以统治更大规模的封国。」

这两个办法说出来后,刘彻沉默了。

刘彻不是想不到这两点,而是不敢想。

原因也简单。

第一种办法,把中国范围内的所有宗室封国收回,给他们全封到现在的国境之外去。

听起来好像是好事儿。

一能够解决他们能够威胁大汉皇室的统治的问题,二能够收回富裕的核心领土把他们搞到穷乡僻壤去。

但有个坏事。

坏事就是中央之国没了宗亲,剩下的可就全是外姓贵族了!

第二个解决办法是一样的。

在现在的侯爵上增加一等爵位,比如万户侯另外封一个爵位,和侯爵拉开差距。

但这样一来,就意味着外姓不可封王这句话成了空谈。

一个超级侯爵的确不是王,但和王有什麽分别?无非就是名义上不是王罢了。

这两条无论是哪一条,都意味着皇帝对于未来大好局势的掌握力度的下跌。

但这个生意困难之处就在于,倘若一点权力都不往外放,那大汉一统全球本身就不成立。

如果不扩大贵族的权利,那就不存在一统全球。

这个问题刘彻老早就想清楚了。

发展经济靠资本,统治领土还得靠宗室。

如果是大商人们来维持统治……

那麽为了赚钱,他们会不会在鞭长莫及的地方,搞新国度新大统呢?

这是必然的。

别人不知道,刘彻还不知道这发展经济的这三年出了多少离谱的血腥的让人大跌眼镜的案子和奇葩事情吗?

霍海看刘彻不说话,继续:「陛下,我们继续分析这两个举措的好处和坏处。」

「首先收回宗室在中央之国的封国领土,是很容易的。」

「只需要给新封地百分之一的商业税使用权,他们屁颠屁颠就答应了。」

按理说,封国领土的税收全都是属于分封贵族的。

但是!以前大汉没有商税,商税都是临时搞得。

而搞商税的时候,刘彻就已经掌握枪杆子了。

所以,刘彻说全大汉的商税都属于朝廷,只有农税属于贵族们时,贵族们是没有意见的。

他们甚至在想:我靠陛下没给我整死就是好的了,居然还把农税留给我。

现在的情况是,大汉一年的产值,一年的税收,已经是个秘密了,除了刘彻之外没人知道,就算是霍海,也只能猜个大概。

但是不用猜的是,光是股票交易中心,一年就要上百亿的税。

简单来说,农税在商税面前已经一文不值了。

所以除了跟上了第一波开始做大生意的那些贵族和宗亲之外,绝大多数宗亲现在入场已经晚了,他们都没有资本能做大生意了。

要做运输类生意的话,他们的对手就是同区域先发展的其他贵族。

人家滚雪球,资产个顶个的上亿十亿,现在才起步的人手里有个千万现金那就不错了。

大部分贵族生活奢侈,真要一次性拿个千金出来,真拿不出来。

毕竟他们不是曹襄这种继承来就富得流油的存在。

所以,要上车,换封地多百分之一的商业税绝对是他们的机会。

只要换封地,那就能依靠商业税过好日子,甚至用商业税作为资本,自己跟上队伍,和中山王刘胜赵王刘彭祖一类的先吃螃蟹的竞争。

所以,他们肯定是愿意的。

更何况,现在火车和枪摆在这儿,距离长安太近反而不妙,完全耽误自己过好日子。

现在的局势,有谁和之前的刘安刘建他们一样,还想造反啊?几个脑袋够不够左轮一轮崩啊?全家够吃一加农炮吗?够的话,全家顶不顶得住开花弹?

所以,他们是铁愿意换的。

离开越远越好,日子越舒服!

而且,因为太远,以后大汉对于贵族法度的限制,包括不能乱杀人一类的限制,恐怕只在中央之国范围内实行了。

出了葱岭和海岸线,你爱干嘛干嘛。

被高压政策管了二十年的贵族们二三四五代们,恨不得马上扛着火车就搬家。

霍海讲了这个问题后,又开始讲爵位的问题:「如果要在侯爵之上加一等的话,恐怕就是要重启公爵了,公国要重新出现了。」

「好处是,外姓贵族的封地,从虚拟的国,变成了真正的有体系可以管理的范围很大的国。」

「公国内部有自己的军队,可以暴力镇压刚刚被吃掉还不服大汉管辖的那些夷胡。」

「坏处是,如舅舅卫青还有大哥霍去病这样的公爵,在安息,大夏这种地方,不出十年就可以发展出比安息大夏强大十倍百倍的国家。」

「这个国家是否会威胁到大汉,臣不好说,不敢作保证。」

「准确的说臣敢保证,林子大了什麽鸟都有,一定会有人反叛。」

大汉朝,此时有资格封公的是哪些?

平阳侯曹襄!

平原侯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