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姓胡,名德禄【拜谢!再拜!欠更43k】(1 / 2)

第557章 姓胡,名德禄【拜谢!再拜!欠更43k】

汴京西北一千八百里外,

云内州,

九原城,

前几日的稀疏的雪花降下,让城池内外灰白相间一片斑驳。

虽天色晴朗,但寒风刺骨。

距离城墙不远,有占地颇广绵延成片的大周军营,营房屋顶的烟囱,朝外冒着烧炭取暖的青烟。

冬日寒冷,将士们大多躲在营房中猫冬,而且感冒冻伤便要减员,所以营中并无多少训练的呼喝声。

一片片营房环绕的中军大帐营房前,一杆『徐』字大旗在北风中猎猎作响。

大旗幡杆不远处,

直通军营大门的大路上,

一队巡逻的士卒迈着还算整齐的步伐,呼着白气走过。

走过有一会儿后,

「驾!」

远远的有声音传来,

原来是远处大门口,背上插着旗子验明身份的驿卒,正鞭马朝着中军大帐快速赶来。

这驿卒穿的颇为厚实,被保暖的皮衣加棉衣裹得像个圆球。

中军大帐门口,几名肃立的徐家亲兵看着奔来的驿卒,赶忙朝前走了两步。

「唏律律~」

大口喘着气的马儿被勒停。

徐家亲兵赶忙上前,帮着风尘仆仆动作笨拙的驿卒侧身下了马。

「多谢!多谢!」

双脚着地,驿卒有些腿软,随后一边道谢,一边颤颤巍巍的解开罩在外面的皮衣,从怀里掏出一根竹筒,道:「汴京送来的军报!」

一名徐家亲兵接过竹筒后,转身快步朝营房内走去。

门外的亲兵则拍了拍驿卒身上的尘土,看着中年相貌的驿卒,笑道道:「一路辛苦!快去暖和暖和,喝口驱寒的热汤!」

驿卒笑着连连点头,跺了跺脚,口中呼着白气道:「好!卑职每次来送信,就挂念咱们营中的这口热肉汤。」

徐家亲兵笑道:「不止你挂念,我们也一样。可惜,这肉汤平常人喝不到。」

听到此话,驿卒又笑了笑,点头道:「也就是卑职送信送得多,知道徐将军在城外大营,不然又要进城多跑不少路了。」

徐家亲兵笑着颔首,驿卒则拱手后牵着马,朝一旁营房走去。

中军大帐的营房乃是土木结构,

建的很是高大,

形制就如同是汴京高门大户的北屋正房,不过用料很不讲究。

因屋内没有用来隔间的隔扇,只有撑着房顶的木柱,

故,一眼能从东墙看到西墙,屋内极为宽敞。

营房中,正中朝门的北墙上挂着巨大的舆图,舆图前则是齐腰高,比例颇为精细的超大沙盘。

要是仔细看沙盘上的地形,便能看出这上面不仅仅只有附近大周疆域的地形,更多的是东边北辽的。

沙盘旁,

勇毅侯世子徐载端穿着锦缎面儿的棉衣站在那里,手里捧着一个满是使用痕迹的暖手炉,笑看着一旁的尉校道:

「俊义,你这老是在营中躲着也不是个事儿!还是抽个时间回大名府,见见你父母和你说的那个女子吧!」

卢俊义一脸烦躁的看着身前的沙盘,道:「催催催!年底催我相看,年后还催我相看!烦死了!」

站在载端身旁的英国公三子张方颂笑道:「义哥儿,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无大,你还是听徐大哥的话,回家看看吧。」

有几个上了年纪的校尉看着英俊的卢俊义,笑道:「义哥儿,听说你还是个雏儿?这女人的好,你得试过才知道.」

听到此话,卢俊义眼睛一瞪就看向了徐大郎,徐载端赶忙摇头,笑道:「不是我说的!」

卢俊义随即转头看向了师弟武松。

瞧着师弟不敢和自己对视的样子,卢俊义握紧了拳头,道:「二郎,咱俩许久未锻炼了!等会儿热热身子,马军步军任你选!」

不知是因为卢俊义是个雏儿这个消息,还是因为向来厉害的武松要被人操练,总之营房中响起了一片憋笑的声音。

武松面色尴尬的正要拱手求饶的时候,徐家亲兵掀开棉帘,捧着竹筒快步走了进来,躬身同徐载端道:「将军,汴京军报。」

此话一出,偌大的房间中迅速安静下来。

徐载端放下暖手炉,接过竹筒后和张方颂对视了一眼后,朝一旁的屏风后走去。

看着走开的两位将军,站在沙盘边的众指挥丶尉校便开始低声议论了起来。

在屏风后的桌子上落座,徐载端查看一番封口印记后,将竹筒中密文写成的军报取出,递给了一旁的军中文吏。

方才说话说的有些口乾的张家三郎张方颂,提着不大的温水铜壶给载端满了一碗水,道:「徐大哥,你说会有什麽事儿?」

载端思忖片刻道:「年前我家小五在北辽驿馆那麽一通闹,还抓了使团中的人!想必北辽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方颂又给自己满了一碗水,点头道:「能让皇城司死扛着不放人,靖哥儿抓的那人,身份不会简单的!」

载端拿起水碗喝了一口,道:「也不知是什麽大人物。」

张方颂看了眼还在『翻译』军报的文吏一眼,低声同载端道:「徐大哥,我看你军中有几个尉校颇为厉害!能否割爱,调到我军中几个」

看着徐载端的眼神,张方颂道:「弟弟我保证,人调过来便是在我身边!保他一份前程,绝不亏待!」

徐载端看了眼不远处,一脸疑惑的文吏,笑着道:「好!」

过了一会儿,文吏一边吹着纸上未乾的墨迹,一边朝这边走了过来:「将军。」

载端又看了眼文吏有些别扭的表情后,伸手将字不多的纸张接了过来。

「徐大哥,喝水。」

张家三郎笑着道。

徐载端点头,端起水碗后深呼吸了一下,开始一边喝水,一边看着纸上的内容。

前面一句倒还正常,乃是父亲勇毅侯会在正月底回北方。

可.后面这几个字他都认识,怎麽组合起来的句子.他有些理解不了呢!

「吭~」

水进了气管。

「噗!!!」

看着军报的徐载端动作迅速一个侧头,方才喝进去的水,从鼻子和嘴里变成水雾喷了出来。

「咳,咳咳咳!」

徐载端剧烈的咳嗽着。

听到这动静,屏风外一众军中指挥,校尉们纷纷侧头看去。

一旁的张方颂赶忙上前帮着徐载端拍着后背。

「咳咳!」

「徐大哥,怎麽了?是有什麽大事儿麽?」张方颂关心的看着载端问道。

「咳!」

载端清了清嗓子,摆手道:「没没什麽事,不小心岔气了而已。」

说完,载端站直身子,擦了擦嘴边的水渍,斟酌片刻后,看着张方颂道:「三郎,之前英国公夫人怀五娘的时候,多大年纪?」

张方颂眨了眨眼睛,道:「母亲当时四十多岁!徐大哥你问这个干什麽?」

心思电转,张方颂目瞪口呆的的说道:「不会是孙夫人.」

徐载端挤出一丝笑容后,无奈的点了下头。

正月十四,

辰时末刻(早九点后)

元宵将近,

汴京城内外一片热闹,

大街小巷,各家各户的门口也多已挂上了彩灯。

外城永泰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