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说就是全友的丈人家吧,好像也不太对——
当初全友娶媳妇时,他们可是也都过来了,晒嫁妆时那叫一个寒酸,娘家来送嫁的哥哥嫂子也是穿的破破烂烂,瞧着就和难民似的,当押车孩的娘家侄女也是又黑又瘦,瞧着那叫一个可怜巴巴。
这会儿来的这家人,光看这气势,这穿戴,瞧着就不一般。
尤其是车上的一群娃娃们,一个个打扮的漂漂亮亮的,真是怎么看怎么招人。
正嘀咕着呢,李全友和父亲李根生老两口还有过来帮忙的三女儿三女婿听到动静从里面迎了出来。乍然瞧见马车上下来的一群人,几人也全都愣住了。
照他们想来,十里铺的亲家必不会来得这么早。毕竟他们村距离县城可是二十多里呢。
从乡下到县城又没个车,不管是徒步,还是拉着板车,到这里怕也得快晌午的时候了。
甚至就在刚刚,三女儿李秀娥还在跟李老太太叨咕,说是上回兄弟娶媳妇时,弟媳妇娘家那寒酸劲,让她回去可没少被人笑话。
别人都说他们家条件也算中等偏上,咋就找个农村出来的?
瞧瞧全友丈人那一家,瞧着过得就砸锅。
李秀娥本就对弟媳妇的娘家看不起,听了那话,更是一百个不舒服。就在刚才,还不住跟李老
() 太太嘀咕,说是等时家人来了,要是太不像那么回事,就找个角落的地方安排着,省的外人又看笑话,他们李家人也跟着没脸。
结果这一出来,就有些傻眼——
时家的人倒是和她想的那样,来的不算少,光小孩就足足六个。可和她想象的不一样的是,时家这次来的娃娃和上次弟媳妇嫁进来那回截然不同。
一个个穿的干干净净不说,还都香喷喷的,扎的头发也一个赛一个的漂亮。竟然瞧着比城里的娃娃还要洋气。
“我就说全友他丈人家不一样了吧,你还不信。”老太太唯恐李秀娥说了什么不合适的话,忙再次强调,“你说话可客气点儿,这怎么说也是你弟媳妇的娘家人呢。”
李家三个闺女一个儿子,要说四个孩子里最受宠的就是唯一的儿子李全友,其次就是身为老闺女的李秀娥了。
从前李全友没有结婚时,最听李秀娥这个三姐的话,爹娘有什么好吃的,除了让儿子吃之外,也总是会先想着她这个老闺女,结果自打大姐相中了时国蓉,她这个李家的三女儿就几乎事事靠后了。
可要是时国蓉娘家条件好也就算了,事实上根本就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人罢了,凭什么一来就骑在她头上?
刚才又因为时国蓉被骂了一顿,这会儿可不是还憋了一肚子的火呢,闻言哼了一声:
“不定打哪儿借的衣服呢,有啥可神气的!”
“还一下来了这么多人,分明是是想着吃大户呢!而且妈您看,还有那么个大缸,您可别跟我说,里面装的全是给我们家小宝的东西,说不好人家已经打算好了,走的时候要一兜兜的带走,准备把缸都装满呢。”
“你闭嘴吧。”眼瞧着时家人过来了,李老太太几乎是用气声制止了女儿。
事实上即便她不说,李秀娥也不准备再开口。实在是时家人这一打扮,瞧着还真就跟城里人似的。
尤其是时国安一家四口,让人瞧着就不敢轻慢。当初时国蓉嫁过来时,时珩病情越发严重,苗秀秀则因为打击太大,卧病在床,时国安要照顾妻儿,并没有过来,李秀娥又打心眼里看不上弟媳妇的娘家人,还真不认识他是谁。
这会儿瞧见李全友恭恭敬敬的跟在旁边,一口一个“大哥”的叫着,才知道对方就是刚才李老太太没口子夸得时国蓉的那个大哥。
又瞧一眼被苗秀秀扯着的时樱,明白她就是弟媳妇时国蓉那个被人家偷走的侄女了。
之前听李老太太说起这小丫头就是漂亮可爱,怪不得会招人惦记时,李秀娥还不大信,觉得小娃娃吗,不都是一个鼻子两个眼睛全都那个样,有啥可爱不可爱的,就把她老娘稀罕成那样。
等瞧见本尊,才发现,娘家妈说的还真对,弟媳妇的这个侄女就是长得齐整。放在一堆城里小孩里,也是出类拔萃的。
事实上不只是这个小丫头,时家其他几个孩子瞧着也是乖乖巧巧,还有那个听说是傻子的侄子,竟然也非同一般的俊秀。
那边李根生已
经接了过去,边给时宗义递烟边寒暄:()
“哎呦亲家公,你们可算来了,快进来快进来。”
?本作者月半弯提醒您最全的《七零之炮灰首富早夭的小女儿回来了》尽在[],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又招呼时国安他们:
“她哥哥她嫂子,也都赶紧进屋歇歇脚,喝口水。”
“是啊,是啊,蓉蓉这几天可不正念叨着娘家人呢?赶紧进屋跟蓉蓉说会子话,这月子里的头的女人啊,就想见见亲人。”李老太太跟着附和道。
时老太太可也心急如焚,当下稍微客气几句,就忙忙的带着两个儿媳妇和孙子孙女进去看时国蓉了。
时国安则招呼李全友:
“我们给蓉蓉拿了些东西,全友你看看怎么归置一下。”
李秀娥本来是要跟着母亲进屋的,听到这话直接站住了脚——
她倒要看看,弟媳妇的这些娘家人雾罩罩的弄了口缸过来,里面能放多少好东西。
那边儿时国安已经开始往外拿:
“这是几块儿布,是我们当长辈的给娃准备的……”
“这是红糖……”
李秀娥眼神逐渐变得轻慢——
还以为这大缸里有啥好东西呢,就这?
也是,前儿个后院同样娶了个农村女人的后院王嫂家儿媳妇做酒,娘家也是就拿了这么多东西,人家也说了,农村穷,他们农村能拿出这些,已经算是体面的了。
正要转身走,不想时国安还没停,又拿出两身棉衣:
“眼瞧着天就冷了,妈先给娃做了两套棉衣,一套薄点儿的,出了月子就能穿,厚的等到冬日时穿……”
吃的穿的之后,又从里面拎出一个篮子:
“……人家说蛋黄营养更丰富,这一百都是双黄蛋……这还有三十个腌的,也是双黄蛋……”
李秀娥听着不觉往前走了几步——
鸡蛋城里或者不稀罕,双黄蛋却是个稀罕物。看过去才发现,那鸡蛋每一个都大得很,皮还红润,瞧着就是上等的好鸡下的蛋。
一时心里就有些酸——
当初她生娃时,娘家妈才给准备了八十个鸡蛋,也没有一个双黄的。
转念一想,农村吗,会有个双黄蛋也不稀罕,不用问了,这兴许就是时家人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不成想时国安又接着从里面拿出好大一块肉:
“这是正宗的野猪肉,肉瓷实着呢,蓉蓉牙好从小就爱吃这种劲道的。”
从时国安把那块肉拎出来,别说李秀娥,就是旁边值客都吓了一跳——
好吗,这么大一块肉,往少里说也得至少三四十斤!
结果人娘家人竟然眼睛都不眨的就给出来了?
要么是人家确实阔气,要么就是这家人真是把闺女疼到骨子里了。
不成想猪肉之后,时国安又拿出来一只处理好的兔子,瞧着这兔子,怕不也得有五六斤肉。
这还不算完,时国安最后又把铺在下半截的几根棍子和上面一层塑料布拿出来,硬生生从里面捉
() 出一二十条活泼剌的鲫鱼来——
捉做酱油的小鱼小河虾时,兄弟几个特意另外多放了几个篓。篓里放了时樱带着几个孩子自告奋勇做的鱼饵,等去收篓时兄弟几个发现篓里竟然捉了二三十条个个都有半斤重的鲫鱼。
鲫鱼这可是好东西,尤其是刚生完孩子的女人,喝了对身体好,还能下奶。
可就是吧鲫鱼这东西,也不是遍地都是。尤其在城里。当初李秀娥刚生完闺女时,老是不下奶,家里人硬是跑遍了整个县城,才好容易高价买了人家几条鲫鱼,还每条顶多二两重。
结果时家人竟然一下子送来了这么多。
“怪不得要用缸!”
“啧啧啧,还是这娘家人,真是什么都想到了。”
“光想到了能行吗?这还得心里有闺女!”
“那是,你们想,要是心里没闺女,哪家舍得供个女娃娃读高中?”
“刚才她那娘家人你们也瞧见了,也都气派着呢……”
“之前我还说李家咋娶了个农村出身的媳妇,现在瞧着,是咱们眼界窄了……”
“是啊,以后可也别看不上农村人了,说不好人家过得比咱好呢。”
那边房间里的李老太太本来正陪着时老太太寒暄呢,这会儿也坐不住了,到底跟时老太太说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迎面正碰上李秀娥,想到什么,忙低声道:
“你要是没事儿就去外边,别到蓉蓉面前招她的眼了。”
嘴角的笑容更是止也止不住。
她就知道这个媳妇挑对了。当初刚结了门农村的亲家时,不少人替他们惋惜。却是只有老太太自己知道咋回事——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李全友从小就有些懒不说,还是个性子软和,没多少主见的。
真是娶个门当户对的城里姑娘,还不得被人家拿捏的死死的?怕是到时候,就是她和老伴做人公婆的,都别想有什么福享。
现在瞧着,还真是谋划对了。
“妈。”李秀娥跺了跺脚,“你这是干啥呢?这是我家还是她家?咋,她娘家人来了,我这当闺女的连门都进不得了?”
李老太太却是不听她的,只管把人拉了出去:
“这大喜的日子,你就消停点儿吧……”
说道这里,老太太还有些后怕,之前可不就是这个闺女,就因为自己跟她抱怨了几句,说了时国安上回过来时,训斥儿子的事,转头这老闺女就找上儿媳妇嚷嚷了一顿,然后时国蓉就动了胎气,差点儿难产。
听老太太又说起这档子事,李秀娥顿时不敢说话了。再看一眼不远处对着三个舅哥时小心翼翼的弟弟李全友,到底借故有事溜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