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六十八章(1 / 2)

大秦

听到封禅泰山,皇后亚献,秦始皇挑了挑眉,那群儒家博士能答应?

当年他泰山封禅,那群齐鲁博士可是没少提意见,这不行,那不行的,搞得他最后不耐烦了贬退诸儒士不用,自己带着文武大臣上泰山。

后世弃法家而用儒家,号称以“仁义”治天下,这李治竟然能从那群满嘴礼仪秩序的儒家手上钻到空子,让皇后亚献,确实有点本事。

汉惠帝时期

听到天幕提及刘邦和自己,吕雉嗤笑,她和刘邦的结合本来就是因一个“利”,哪怕婚后有点感情,也被后来发生的种种消磨殆尽。

和刘邦谈感情,开什么玩笑?不对,应该说和帝王谈感情才是。

一旦坐上那个位置,还能有几分真心?

后世人竟然嗑这种感情,着实可笑。

但很快,吕雉就笑不出来了,因为她听到:

【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在古代,国家的大小典礼,除了亲蚕礼外,其他的和女人都没什么关系。尤其是封禅这种最高规格的隆重大典,根本就没有女人参与的可能。

女皇能参与进去,并主持亚献(就是第二次献酒),是因为她够聪明。

古代的封禅礼是先祭天,也就是祭昊天上帝;后祭皇地祇。祭天地的同时要祭祀祖先,也就是高宗李治的祖先。

当时群臣讨论封禅礼仪的时候已经达成了共识——唐高祖和唐太宗配享昊天上帝;高祖的太穆皇后,太宗的文德皇后配享皇地祇。

虽然这条是大奸臣许敬宗提出的,但也是比照旧例,并不是和女皇一唱一和。

之前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以高太后配享皇地祇,如此阴阳、天地、男女各得其所,获得了后世儒生的好评

对了,这里的高太后不是吕后,而是薄太后。刘秀以吕后残害三王,专封吕氏家族的人为诸侯王为由,说吕后不配在太庙和高皇帝一起享受祭祀,把吕后迁出太庙,把薄太后迁了进去,并把薄太后上尊号为高太后。

女皇提出既然是太后配享皇地祇,那祭地礼应该由后妃来主持,让公卿主持祭祀皇帝的母亲和祖母像什么话。

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所以在李治的同意下,女皇参与了这次的封禅,并且大出风头。】

汉惠帝时期

吕雉周身的气压一下子降低了,她一掌重重打在了桌案上, "好一个刘秀,好一个汉光武帝。"

后世那么多皇帝都没敢动她的牌位,一个东汉的皇帝,还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刘邦的子孙呢,也配?

吕雉脸色极为难看,冷冷地问左右随侍的宫人, "陛下呢?"

"禀太后,陛下今晚歇在刘美人处。"吕雉一听,脸色更难看了。

她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不生气不生气,刘盈是支棱不起来了,就让他多生几个孩子。反正他现在除了这点,也没其他用处。

【我们继续看书里的内容,锦瑟是在武则天以皇后身份摄政失败的情况下穿过来的。这时的武后并没有气馁,她以爱书为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修书。

修书只是借口,她真正的意图是让这批文人学士参与到朝政之中,为她出谋划策,分割宰相的权力,当时的人称这批学士为“北门学士”。

额,参考的二凤的秦王府十八学士。

不得不说,二凤的成功影响了整个唐朝宗室(狗头)。

锦瑟就是在武后召集文人学士修书之时出现在武后面前的,嗑CP暗戳戳嗑有什么意思呢,当然是找更多的素材,为爱发电制作同人周边,让更多的人一起嗑才有意思。

武则天是一个很爱才的人,而且并不看重出身,从她重用掖廷出身的上官婉儿就能看出。

锦瑟觉得自己虽然和婉儿没得比,但是工作经验杠杠的,而且相对唐朝人来说,她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怎么着都能在女皇面前露脸。】

武周时期

武则天似是没看到上官婉儿苍白的脸一般,若无其事地笑道: “婉儿,看来天幕对你颇为赞赏。"

上官婉儿见状心领神会,忙道:“天幕过誉,婉儿有今日全靠陛下赏识。”武则天笑了笑,兴趣盎然地望着天幕, ”朕倒是好奇她会如何在朕的面前露脸。"

唐太宗时期

成功影响整个唐朝宗室的李世民: "……"并不想要这种影响。

【果不其然,锦瑟的一篇《如何利用舆论》引起了武后的注意。

概括一下就是先

立一个好人设,然后做一些好事拉拢民心,人设和民心都有了之后,就可以适当利用舆论达成自己的目的。

武后召见了锦瑟,问她身在后宫,如何拉拢民心,又如何利用舆论?

锦瑟说:天后不是在修书吗?可以制作一份平民也能看懂的报纸,三五日发行一次,上面印一些农桑常识,比如说蝗虫防御、选种护理等;医学常识,常见病如何治疗;还可以印一些写得好的诗作文章、一些娱乐新闻……

总之,百科知识皆可印。

报纸价格价格定得低廉些,最好人人都买得起,既可以开启民智,又能让百姓了解到掌权之人是谁,谁才是心怀百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