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42次、霜雪28次、瘟疫20次。】
【大明朝正好遇上小冰河时期,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人吃不饱穿不暖最容易出事,哪怕明朝中期已经从美洲引入了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红薯这些粮食,可惜依然不能控制有不少的人因为天气的寒冷因此丧命。】
???小冰河时期是什么?天气变化,不是上天降罚,是因为他们这些当君王的无能吗?
听着沈悠说起元朝统治的百年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天灾,无数人都倒抽一口冷气,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么多的天灾,那样的王朝还能存活吗?
嗯,朱元璋把对方灭了,取而代之成为大明皇帝。
秦始皇就不管什么小冰河了,他只捉住重点,抗旱高产作物,“你们记下那什么美洲,那几种粮食,将来有机会一定要把他们弄回来。”
作为皇帝,最是关注民生,也最了解百姓所求的一干人怎么能不擅长捉住重点,一个个纷纷吩咐他们先把名字记下来,至于后续,后续再说。
倒是朱元璋拧紧了眉头,哪怕他听不懂什么叫小冰河时期,但不妨碍他通过沈悠话里的意思听出来,这么多年来天灾不断,完全是因为天的缘故,而不是人!甚至,元朝同样的情况在明朝怕是还要愈演愈烈!
嘶!这个事,这个事必须慎重。
“爹,方才天幕说从美洲引入抗旱高产的粮食。这些东西暂时大明还没有。”相比于朱元璋纠结于天气的问题,朱标的注意力更多在粮食上。抗旱高产,哪一样不落在朱标心尖上。
“好,这事你记着。”朱元璋欣慰于儿子能够捉住重点。
【后世研究历史的人也都觉得,明朝的灭亡和气候有着极大的关系。诚然,但绝不是全部原因。大明朝灭倭之心,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并没有做到。大明前期最大的边防威胁在于北方的游牧民族不错,但并不代表洪武帝没有关注倭寇。洪武帝为防倭寇进犯,也曾命信国公汤和前往沿带一带设防。】
【洪武帝派出信国公汤和巡视沿带地区,信国公汤和在福建沿海四郡“筑城一十六,增巡检司四十五,得卒万五千余人”;又在浙东、浙西诸郡整饬海防,“筑城五十九”,“分戍诸卫”,使得海防大饬。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前期,虽有倭寇进犯,却不曾为乱大明的原
因。】
【只是大明历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等几朝。洪武、永乐、洪熙、宣德,皆为明君,大明国力自是蒸蒸日上,无人敢犯。可惜,宣德早死,养了一个叫门天子的儿子-正统皇帝。从此大明一落千丈。军事上由洪武帝,永乐帝、宣德帝按着北方游牧民族打,慢慢转变成了被人按着打。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大明无暇腾出手来收拾倭寇。】
【对于倭寇侵犯,曾有过统计,明初,从洪武到永乐的57年间,倭患次数共为94次,年平均不到2次;永乐以后到嘉靖之前,近百年间的倭患记录次数仅为17次;在嘉靖一朝的45年间,倭患次数猛增到628次,占明时期倭患次数的80%;进入隆庆后,又骤减为48次。】
【这些数据是最能验证大明皇帝们对于海上贸易态度的。洪武帝时,那不用说了,禁,往死里禁!谁要是敢私自海,杀!然而架不住大明军队强悍,倭寇没本事进犯。所以,拳头大才是道理。】
【建文,大可不提。毕竟当了四年皇帝,一心只想收拾叔叔们,不承想没能收拾到叔叔们,倒是被叔叔收拾得生死不明。】
【永乐帝嘛,郑和下西洋,尝到甜头的永乐帝最盼着郑和能够多带些好东西回来的。值得一说的是,郑和下西洋不仅为永乐帝赚得盆满钵满,也为大明带回来了各种新奇的农作物。可惜,郑和出海的路线和美洲还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能带回番薯、玉米、土豆了。大明若能早得这几样作物,百姓们就能多几种东西果腹了。】
已经派了郑和下西洋好几回的永乐帝朱棣表示,天幕你这主意出得简直不要太好,这回郑和再出去,什么都不用他干,他就做好一样事,找到那什么美洲的位置,把天幕说的几样作物全都给他带回来!
郑和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还会被提到,至于一旁皇帝的眼神,不必永乐帝开口,郑和已然第一时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会把天幕说的几样东西找到!”
能让百姓们吃饱的粮食,非找到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