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韩国宗室人。韩国,是华夏古老的王国之一,某个偷国别来认!我们华夏韩国存在那会儿,你们还不知道在哪个天际。别偷,偷不着。】
【我们韩非,
那可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一提起商鞅,因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应该都懂得韩非的厉害了吧。不能避免想起法家的能言善辩,肯定有人觉得,这韩非肯定也是一个言辞犀利的人,可惜,我们的韩非子他是个结巴。说话磕磕巴巴的。说来,人这结巴说起话来,要是个急性子的人听了,那得多急?】
一时间一干人全都脑补了,急,必须得急,急得不行!
【天生的结巴,让韩非就算笔疾如风,注定只能在幕后,而不能在幕前。毕竟当面吵架吵不出来,谁愿意看你写了什么?纵然是气势上,那不是都输了吗?】
突然被点名的韩非!!他结巴,他难道想结巴吗?又不是没有人想过给他治,无奈治不好!委屈巴巴的韩非盯着沈悠,很是想控诉这位不仅扎心,更让他结巴这个事为天下所知。
好像,应该,就算没有沈悠,韩非结巴的事该知道的都知道?毕竟,沈悠这个后世人都知道这个事。但凡读过相关史书的人,谁又能不知道韩非是个结巴?
【韩非是人才,哪怕是跟他同出一门的李斯也承认,韩非的才学在他之上。韩非所学的文章传扬各国,不能避免也到了始皇大大手里,好,他对韩非那是朝思暮想,恨不得赶紧把那么一个人才揽入大秦。架不住学有所成的韩非一心只想救国。韩国是韩非想救就能救?】
【用后世的话来说,本国弃之如敝屐,他国奉若珍宝。说的正是韩国和秦国对韩非的态度。韩非屡次上折请韩王改革,振兴韩国,无奈他有再多的见解,再多的抱负,却没有得到韩王的重视。反观秦国,始皇但见韩非所著的书,无二话,为了得到韩非,派兵前往韩国,就跟韩国明言,要么把韩非交出来,要么他把韩国灭了再把韩非抢到手。结局都是一样的!】
???这么霸道的抢人,哎哟,果然是他们老秦人!
历代秦君和秦王都不由嘴角上翘,吃瓜吃得开心,也相当满意。
本来嘛,他们家谁看上的,必须想方设法,不计一切代价的得到才对,岂有凭白让人才落于那不
懂珍惜,更无法人尽其才的国手里?
【韩国彼时已经式微,岂是区区秦国的对手,别说只是送一个他们并不怎么重视的韩非,纵然是要送他们的国君太子入秦为质,未必他们不会答应。很快,韩国便将韩
非打包送往秦国。】
打包什么的,听起来怎么感觉那么怪?韩非微拧眉头,并不满意自己竟然有此结局。
【其实韩非如此大才与始皇终于可以碰面,按理应该是秦孝公和商鞅的相遇才是,由此而始,理当再造一个辉煌。可惜,韩非既为韩国人,他心心念念的都是韩国,他之所以愿意来到秦国,是为了救韩国。】
【有时候我也在想,聪明如韩非果真不知道大势已去?如今天下以秦最为强大,大秦,历六代明君,众志成城,只为让秦国更强,强到足以灭六国,统一天下。】
【秦国所开创的局势,绝不是其余六国可比,也不是他一人可以挽回。就算如他所愿,韩国能够再一次强大起来。试问他得要多少时间?秦国会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改变乾坤?】
【引用《三国演义》中的话, “话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战乱太久了,百姓求着天下太平,盼着天下太平,但凡各国在,就断然没有休战的一天。唯有天下一统,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也才有可能太平。】
【阻挡历史进程的人,终究只能落得毙而后已的下场。韩非,他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于君王而言是大宜,可他却看不透天下大势。不,或许更应该说,生为韩国人,他更愿意做最后的拼搏。他要救他的国,哪怕注定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