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挑着眉头,这新政竟然就那么败给了一个太皇太后?这汉武帝也不过如此?
对喽,秦始皇也不是顺顺当当接手权利的人,为此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他自问早就做好了准备。刘彻斗不过窦猗房明显是棋差一着。
刘邦同样拧起眉头,窦猗房一看就是个糊涂人,这么样的情况下再由她继续大权在握,对大汉绝不是一件好事!本以为刘彻能斗得过窦猗房,结果一听,这啥啊,竟然败了。
汉文帝也罢,汉景帝也好,对窦猗房做下的事,因不确定刘彻推行的新政到底是什么内容,窦猗房大权在握,杀臣子这个事,怎么说呢,他们手里不该死的人也不少,既不清楚始末,也不好提前追究。
倒是后世的人们听到这儿,对窦猗房做下的事,那都明白是对刘彻行事的阻碍,败了一回的刘彻,终将等到最适合她出手的时候。
【关于窦猗房和刘彻的这样一番较量,是思想上的碰撞。对于窦猗房来说,她亲眼见证了文景二帝以无为之治,让大汉帝国繁荣昌盛起来。原本无所居也无所依的百姓,空荡荡的国库,随着无为而治的持续推行,大汉帝国呈现出了盛世之繁荣和祥和。新粮堆在旧粮上,国库中的铜钱也堆积成山。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她怎么可能同意汉武帝推行的改革呢?】
【我们现在站在后来人的基础上,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无为而治,在短时间内能够让百姓休养生息,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尤其是大汉内有分封诸侯,外有强敌匈奴的情况下,太多的问题需要汉武帝着手去解决。无为而治帮不了汉武帝,帮不了大汉。】
刘彻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和自家的祖父,父亲,都不一样。在他这里,甚至就连汉高祖刘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他都要解决。
【窦猗房坚持自己所看到的盛世,认为这才是保全大汉江山的最好办法,并不允许刘彻改国策。如此,刘彻不信邪,窦猗房也就只好用行动告诉刘彻,他还嫩了点。刘彻和窦猗房第一回相斗,也是最后一回,以刘彻的失败划上句号。】
【窦猗房虽然偏心又有些糊涂,也是一个政治家。和刘彻的政权相争,以刘彻落败为结局。窦猗房贬了丞相太尉,可见当时她的权势和当年的吕雉一般无二。窦猗房成为太后,太皇太后,无一不以吕雉为目标。向往着成为她。只是四年后,也就是建元六年,窦猗房崩,她纵然有再多的舍不得,最终也只能放下。窦猗房与汉文帝合葬霸陵。遗诏将自己东宫所有的金钱财富都赐予自己唯一还在世的女儿,大长公主刘嫖。窦猗房这个人,幸运是幸运,她在成为太后,太皇太后后诸多操作,算是对咱们刘猪猪的磨砺吧。但必须得说,她的存在对咱们刘猪猪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嗯,对大汉也是。】
刘彻袖下的拳头不由自主的捏紧了,他这一生最大的难堪皆拜他的祖母窦猗房所赐。一个皇帝,他所亲手提拔的大臣,突然被窦猗房下狱,同时也丢给他一份诏书,废丞相太尉。他是大汉的皇帝
,可大汉不由他说了算,这难道不是最大的笑话吗?
【从窦猗房急于揽权,不肯放权中可以看得出来,她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在最后她也算是拥有了和吕雉同样的权利。对大汉来说,有利有弊吧。历经数朝的窦猗房,随着她一死,从此,大汉王朝不管是内廷或外朝,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窦猗房听到自己最后的结局,有些一怔,但随之一想,她这样也算是高寿了对吧。毕竟连刘彻都当了好几年的皇帝。
只是,她不曾想过,自己的作为得到的是一个偏心糊涂的记载。她果真不该偏心?也过于糊涂?
【窦猗房去世后,王娡这一位周旋于儿子和婆婆之间的大汉太后,也终于露出了她的爪子。无论是什么样的人,其实都喜好权利,也喜欢权利。沾染上权利之后能够及时收手,而且不曾沉迷于权利的少之又少。以王娡的心智不难看出,她是一个十分擅长钻营的人,能够投刘嫖所好,许一个未来的太子妃之位,皇后之位,把刘嫖变成自己人,助她成功登上皇后之位,也让她儿子刘彻从汉景帝诸子中一跃成为太子。王娡一路走得并不容易,但也终于不费她这一番经营。刘彻也算有一位好母亲,至少前期是真心为他谋划的。可是,时间在流逝,一切也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