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0 章 大泽乡起义(2 / 2)

吕雉似乎知道秦始皇有何打算,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出言相劝。

想来有心要将吕雉收为己用的秦始皇不过是听到熟悉的楚国,一时生出杀意。

嗯,吕雉这样的人在秦始皇看来是不足为患的,但吕雉的才能,就秦始皇许她在这里出现已然说明秦始皇的态度。

秦始皇不过是一时生出的这样杀人以绝后患的想法而已,吕雉一提醒他是立刻想明白了,是啊,说得没有错,杀一个项羽果真就能改变秦亡?真要是这样他必毫不犹豫的出手杀人。

【咱们都知道,秦始皇大大去后,胡亥这败家玩意上位,那是可劲的作,作得人都没有活路了。没活路自然就得揭竿而起,想从前的那些王朝,还从来没有过农民起义呢,拜胡亥所赐,华夏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发生了。秦始皇去世第二年,也就是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于大泽乡起义。】

【都学过《陈涉世家》的,依《史记》中记载,陈胜吴广者,本不过是普通人,因秦朝征兵,当行至蕲县大泽乡时,遇到连天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断,无法通行。大伙眼看抵达渔阳的期限将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史记》说因按照秦的酷律规定,凡所征戍边兵丁,不按时到达指定地点者,是要一律处斩的。为此才有陈胜喊出的那一句天下苦秦久矣。】

秦始皇听到这儿立刻斥道:“胡言乱语。”

【千百年来,大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认为当年的秦律一定是十分苛刻的,因为天灾而延期不能按时抵达地方,秦律竟然要把这些人处死,不想死的人怎么能不揭竿而起呢?可是随着考古发现秦简,我们才知道,人家秦律虽然宽得多,却不是一味苛求的,相反,像这因为天灾而延期的,并不是以处死。这是什么样的考古发现呢。就是在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一千一百多枚竹简,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等。根据这些法律,专家们发现秦朝的法律,似乎并没有迟到即斩首的地步。】

【具体的内容,《秦律十八种·徭律》有如下记载:“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六日到旬,赀一盾;过旬,赀一甲,其得(也),及诣。水雨,除兴。”就是说,服徭役迟到个三天五天的,口头批评一下就行了;迟到六天或者十天,罚一个盾牌钱;迟到十天以上,罚一个甲胄的钱;干脆没来,罚两个甲胄的

() 钱;遇到大雨,来不了,免罚。】

这回秦始皇听得脸色稍缓了,之前对考古之类的事秦始皇是十分抗拒的,毕竟想到死后墓都得叫人挖出来,谁能有什么好心情。

但想到他们秦朝的种种都是由后世人书写的,写成什么样子完全没有他们说不的权利,亏得还好有考古研究,那么一些秦简给他证明,否则他大秦更是说不清楚了。

【这么给大秦证明的书简,肯定有不少人生疑,但这可信度本人是很认可的。那就有另一个问题了,比如这《史记》记载的内容,《陈涉世家》就是出自《史记》呢,我这相信考古出土的书简,不就是在质疑太史公所写的《史记》了?也不能说是质疑吧,只不过无论是谁,但凡要是不想这本书留不下来,就必须得随大流的写着有利于当朝的一些事。】

【对喽,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那是燃起了秦末农民起义熊熊烈火,但凡没有这第一把火,岂有后面那诸多的起义,更不会有汉朝的建立。况且还有另一个明摆着的事实。太史公时离秦末已经过去多少年了?要想让王朝变得正统,口口相传都必须得是秦朝苛刻,否则怎么能证明大汉是救民于水火的国。太史公未必不是就在这样的口口相传之下记载了相关的内容。】

刘邦!!!这事要是追根到头,他也不算头吧?

大秦那样的强大,想要取而代之肯定得做些事,这种事也不是他一个人干的。

秦始皇脸都黑透了,他算是明白了,秦朝的坏名声敢情都是后世人给有意宣传弄坏的。

别管有的没有事,怎么能让大秦的名声坏了,那他们就都去干。

否则他们这一个个怎么收拢人心,怎么让更多人追随他们打天下?

各朝各代取而代之的人,几乎都默默的不作声了。没办法,谁让沈悠说对了,也说到了最关键的内容。想要让自己得国正,就必须不遗余力的抹黑前车才成。

【况且,大家别忘了《陈涉世家》的开篇介绍陈胜吴广的籍贯,陈胜那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由此已然可见,陈胜并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所以大泽乡的起义,与其说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更愿意相信是陈胜借势而为。毕竟胡亥这么个玩意搞得大秦的百姓怨声载道那是明摆着的事实,拼一拼或许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否则他就一辈子都只能碌碌无为。那就拼了吧。】

秦始皇!!!胡亥,胡亥,根子就在胡亥上,哪怕秦始皇已然解决了胡亥,此一时却还是有一种要把那么一个倒霉玩意拉出来再打上几顿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