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我们了,在当时,听说汉景帝操作的七国之乱的一干人,何尝不是认为汉景帝薄情寡义,不堪为君。汉景帝想要用最快的速度收拢人心,杀一个晁错,他以为自己可以了。事实上呢?晁错虽死,并不代表一切都结束。七国之乱是七位诸侯借着汉景帝削藩的名头举兵以反,汉景帝把晁错一杀,啊,不等于在跟他们说,汉景帝怕了他们?好啊,他们能不高兴,高兴,不一话,称帝啊。】
【刘濞自称东帝,与西汉政权分庭抗礼,拒见汉景帝早派过去的使臣袁盎。至此,汉景帝才下决心武力镇压叛乱。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挺可笑的。削藩,汉景帝竟然会觉得削藩不需要武力的吗?他认为自己是皇帝,他想削藩别人会乖乖任由他作为?】
刘邦此刻第一反应是,他的孙子竟然蠢钝至此?一点都不像是他家的孩子。
吕雉眼中尽是了然,真是刘邦的种,一样的薄情寡义,一样的自私自利。
念及此,吕雉不由别开了脸,连看都不想再看刘邦一眼。
萧何居于下方都不敢喘气了。别以为他感受不到刘邦和吕雉的气息各不相同。两位心里不定想什么事。此刻萧何有些羡慕一旁写求贤令的陈平了。
不对,陈平写个求贤令要那么久?
萧何不动声色的瞥过陈平,陈平!!!
他不能慢慢来吗?
【汉景帝那脑子比起他爷爷刘邦,他爹刘恒虽然是差了点,不代表他没有脑子。杀晁错,是刘启认为不能为一人而让天下生灵涂炭。最不能忽视的一点更是,晁错一开始听闻七国之乱是让刘启御驾亲征!而且由他来监国!咱就说,这是臣子该干的事?况且,作为一个提议削藩的臣子,不应该提议皇帝准备兵马粮草吗?别说什么想不到,怎么可能想不到。站在刘启的份上,综合晁错犯下的错误,他是自己想杀晁错,并非是因为七国的“清君侧”
。只不过既然他们喊了,杀晁错时,顺便笼络一波臣子,也算是刘启将晁错利用到极致。由此也可见
要说薄情寡义,刘启比之刘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刘邦怎么样也只是忌惮功臣罢了,除了异姓王们,刘邦虽对功臣们动手,至少不像刘启一样,直接把臣子推出去,亲自下令杀人以平公愤。晁错不管怎么样,一开始至少是刘启把人抬得那么高的,否则也不会被满朝臣子所忌惮。】
【不过,就汉景帝对臣子的态度,对比起刘启,诸位想起刘猪猪,是不是稍微不觉得那么难以接受了?毕竟家学渊源,总得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
汉武帝刘彻??怎么的,他怎么听出讽刺之意?
他怎么的了?拿他爹杀晁错的事来说道?
【既然七国之乱都到这儿L了,继续把此大事说完。刘启派太尉也就是周勃之子周亚夫率三十六位将军领兵抵御吴楚联军,派曲周侯郦寄领兵攻打赵国、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齐、赵的动向。怎么说刘启是大汉的皇帝,占据大义,他虽杀了晁错,寒了不少人的心,并不代表企盼天下太平,再无战事的人愿意看着百姓游离失所。况且,细细了解晁错之后,嗯,未必没有人觉得晁错之死算是晁错咎由自取。晁错啊,终是天真了!】
【吴楚联军东进,行至梁国,也就是今河南商丘,遭到汉景帝之弟梁王刘武的顽强抵抗,吴楚联军并力攻城,攻下梁国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梁王刘武向朝廷告急,周亚夫认为吴楚联军势大,正面决战难以取胜,献策用梁王军队拖住吴、楚主力,寻找时机切断对方补给,然后伺机击溃叛军,汉景帝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于是周亚夫绕道进军,走蓝田、出武关,迅速到达了雒阳。】
【吴楚联军进击梁国,见势不妙,梁王刘武屡次向周亚夫求援,可周亚夫坚守不出,逼得梁王不得不向汉景帝求救,汉景帝不能看着自家弟弟被打得无处容身,派兵支援,梁王死守,吴楚一方眼看无法攻破,转击周亚夫一方。周亚夫一面表露出不愿意出面迎战的意思,背地里却开始偷袭。】
【可以说,从吴楚联兵心急转头攻向周亚夫开始,正是周亚夫他们反击的时候。直接说结果,节节败退的吴楚联军退于东越,汉廷派人以利引诱东越,东越王骗吴王出去慰劳军队,用矛戟刺死吴王,献其头于汉朝。吴军溃散后,楚王刘戊自杀而死。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围攻齐都临淄,三月不下。汉将栾布率军进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国。胶西王回国后,其子刘德建议袭击汉军,不成则逃到海上,胶西王不听。到汉营请罪,韩颓当斥责他阴谋叛乱,宣读诏书,胶西王自杀而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也都伏法被诛。赵王刘遂坚守邯郸,郦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吴楚兵败,也不肯出兵相助。栾布平定齐地诸国后,还军与郦寄会师,水淹邯郸城,邯郸城破,赵王刘遂自杀。济北王刘志被国中郎中令劫持,未能发兵参与叛乱,所以赦而未杀,而是被徙居菑川。】
嗯,晁错算是个人才,不过感觉似乎是刘启把人抬得太高,以至于晁错不怎么能担得起,最后自己把自己作死。
这大汉的人才实在不少,一个个的名字听来,都算老熟人,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们之后,挺好!看来西汉的功臣依然护着大汉江山。
秦始皇想想自己身边的人,他大秦天下怎么没有的,突然觉得刘启运气也挺好。好像,应该,他也不算运气不好吧。毕竟他爹也不是没有给他留人,只不过是在他之后儿L子不可靠才造成大秦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