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残血宜】1.10(2 / 2)

真的不想学木工活的太子:“……”

——母后救我!皇叔救我!夏伴伴救我!

大概是看出太子的不情愿,朱由校还是有点失落的将这母子俩给放走了。

太子是真不喜欢亲手做木工,毕竟他的双手要去写字画画拉弓射箭还有拿剑练武,而且人生苦短,如何能将时间浪费在自己不不感兴趣的事情上面?

这边太子先跟皇叔信王学习书画,随后又跟母后学习琴棋,最后就是跟夏伴伴练剑。

真不是他说谎,夏伴伴的武功可比宫里好多师傅都要好,而且还对他十分特别,温柔有耐心还会跟他对打,完全跟宫里那些从不教真本事,还连对打都不敢和他打的师傅不一样。

比皇上还要紧张这根独苗苗储君的武官:“……”

——太子殿下您就放过老臣吧!万一殿下您出点什么事,老臣真是万死难辞其咎啊!

出身尊贵又从来没吃过苦头的太子其实也是有点反骨在身上的,练武他还是最喜欢找夏伴伴,特别是在太子知道夏伴伴居然什么都会,而且还几乎是样样精通时,那简直都要震惊太子全家了!

要不是担心让夏伴伴想起不高兴的往事,太子都要问一下夏伴伴为何会进宫做太监。

也不是说当太监特别不好,而是不值得也不合适。

夏伶的异常已经十分明显,便是黄嬷嬷都能看出来,不过后来黄嬷嬷亲自去打听到夏伶是因为被仇人寻仇,然后不幸被……咳咳那个,然后武功也被废掉,几乎就是个废人,于是心灰意冷之下便进宫。

“倒也是个可怜人!听说就是如果还待在宫外,怕是还会有仇人寻上门来,于是只得进宫保命了。”

黄嬷嬷作为一生未嫁又年纪较长的人,也是比较容易伤春悲秋,尤其是她自己日子过得好,那就更见不到人间疾苦了。

小太子喜欢夏伴伴,又爱好练武,那就更是同情不幸遭遇的夏伴伴了,于是便捏紧拳头信誓旦旦的说道。

“夏伴伴好惨啊!而且孤问他要不要为把仇报回,夏伴伴居然还说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那仇人之所以能报复他,就是因为他自己的无用而已,于是便不愿意再报仇回去。唉,看来孤以后要对夏伴伴好一点。”

正随意听着的桃夭:“……”

——不是?你们居然就这样相信了?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明显就是漏洞百出啊!

但很明显坤宁宫里的人都已经被夏伶给不动声色的收买了。

桃夭对这个夏伶并没有什么恶意,最多就是有点怀疑他的真实身份。

不过在观察一段时间发现夏伶真的就是每日勤勤恳恳干活,不是教太子武艺,就是为她梳妆打扮和侍养花草。

总之就是看起来每时每刻都在忙碌着,一个人就能干三个人的活。

到底什么原因能让这个人如此有恃无恐,直接将异常都摆到明面上来?

当知道夏伶姓夏时,桃夭最先想到的就是夏家,遥远又深刻的记忆一直都萦绕在桃夭心里——她不是没有提过要为夏家报仇雪恨的要求,只不过就皇帝那个棒槌,主打就是很会画没有后续的大饼。

一般只要桃夭提出什么剿匪寇为亲生父母报仇或是温家的滔天恶行,他就都说待平定辽东后金之乱之、后再安排。

结果就是这么说着说着,温家被灭门了,匪寇也一夜之间没了踪影,全部都是只留下一地的尸体。

因为尸体都是男子,于是当地村民直接就流传有被那些贼寇害死的女子,比如什么遭受凌.辱的女鬼,被灭满门的鬼新娘,反正就是有多恐怖便说多恐怖,直接让当地都出现了厉鬼之说。

直到后来有知情者说皆为“金蛇郎君”所为,方才止息一段时间。

但之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厉鬼话本,还是因为深受百姓喜爱而直接流传于后世,被明末极为出名且受人追捧的聊斋先生蒲松龄给收录在《聊斋志异》之中。

不过女鬼还是被换回了“金蛇郎君”,一时之间又是风靡整个大明朝。

桃夭心里大概是有些猜测的,而“夏伶”也很有可能知道桃夭已经有了猜测。

只是因为朱由校这个皇帝还横在二人之间,倒是一个保持沉默一个不动声色的维持现状。

——毕竟那可是皇帝啊!

而且宫中人多眼杂,若是一招不慎被发现了,那可是会连国朝根本都被动摇。

这样的状况就持续到天启七年。

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皇帝朱由校崩于乾清宫,终年二十三岁,遗诏以皇太子朱慈焰嗣皇帝位。

新帝登基,宫人又被赐赏银放出去一批。

而那些出去的宫人,若是不能或者不愿意婚嫁,就是可以再去有些达官贵族乃至富商家庭当职,倒是也算一份体面的活计。

毕竟这可是曾被宫中贵人差使过的人,用起

来就是倍儿有面子!

就是这个时候桃夭才明白夏伶为何会有那么一个悲惨的身世,毕竟就是夏伶那一出宫可能就会被仇人上门寻仇的情况,桃夭便是想要施恩放他出宫都不可能。

更别说夏伶还很受太子,也就是新帝的宠信。

若是桃夭强制将人送出去,反倒是显得她这个太后冷血无情,更会跟新帝之间的关系产生间隙。

果然就是高手出招,没有一招是浪得虚名的。

桃夭很满意自己当太后的生活,主打就是躺着把气运给赚了。

至于男人不男人的,她不需要也不稀罕。

但显然夏雪宜不可能就这样隐姓埋名的待在心上人身边一辈子。

或许人真的就是贪心,原本他没有找到未婚妻之前,只想着能看她一眼,确定她平安过得好就行。

但真的进宫见到了桃夭,他就又贪心的想要一辈子陪在她身边。

可当真的能永远相伴后,他就又贪心的想要相认相知,甚至是相守……

夏雪宜其实是在等一个时机,一个能让他和桃夭相认的时机。

而这个时机也没有来得很迟。

先帝下葬、新帝登基没过一年,兴乐二年初,大明朝各地就出现各种各样的天灾,灾荒频繁、粮食歉收,西北和中原受灾尤甚。

信王和太后商量,随后又与文武百官商议之后,最终决定为受灾地区减六成田赋,同时还派人前去救灾赈灾。

只是灾难频繁,单是靠朝廷救治,倒是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意思。

于是曾经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信王和护国夫人再次去到灾区——因为每到这种时候,就是上到官吏,下到大小商人开始发国难财的重要时刻。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为了能尽快救治各种灾情,太后亲自诏令全天下有识之士,不分男女,有良策者进献,或前去灾区治理,皆可授官厚赏。

还有太后又提出以工代赈,以及用立碑纪念和准许商人子孙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等条件,使得南北各地富商纷纷慷慨解囊,要为大明朝这百年难遇的大灾出钱出力。

至于在辽东和后金清军作战的将士们,那也是绝对不能断军饷和粮食衣物,否则清军一旦入侵,便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有执政的太后亲自出面给予各种好处,一时之间,无数忠君爱国之士,以及有所图有所求之人皆踊跃相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这是连后世史书都忍不住惊叹的兴乐盛况。

因为大明朝遭受了诸多天灾,在朝中有眼线的后金清军当即挥师北下,意图趁大明遭难之际,便要了大明的命。

不过秦良玉、袁崇焕、孙传庭等人也不是吃素的,直接就把后金给打得哭爹喊娘,断胳膊断手断脚的仓皇溃逃。

因为明军对上清军的大胜往往都是朝廷拨下丰厚军饷之后,于是“明军满饷不可敌”的说法也是传播甚广。

而在明军大胜之际,遭受大旱的陕西澄城也勉强被救了过来。

有朝廷的救援,赋税被全部减免,还让受灾的百姓以工代赈重新开始新生活,倒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疲惫的王二结束一天的活,然后排队领到一碗勉强算是粘稠的粥——这粥在分派之前,直接有官吏当着众人的面撒了一把黄土。

那些官兵解释说这是为了防止有不缺这口吃的人来抢百姓的口粮。

像王二这些苦命人当然不会嫌弃,毕竟如果饿极了,他们可是连观音土都能吃进肚子里去。

万分珍惜的吃完这碗粥,王二休息一会儿就又继续起身干活。

而让王二感到幸福的是,傍晚的伙食居然是一个饼子和一碗稀粥。

虽然饼子吃起来很剐嗓子,味道也很是一般,但却是难得可以饱腹的好东西。

此时吃饱喝足已经准备睡觉的王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原本应该已经被逼得活不下去,于是只能悍然起义,他们一群走投无路的人杀死知县、啸聚山林,直接拉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

但此时王二就跟很多幸运的从天灾中活下来,并得到朝廷救助的农民一样,安静恬然的沉沉睡去,丝毫不必担心明日能不能活下去。

他们信任这个大明朝廷,就如同信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