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1 章 【镇天下】1.2(1 / 2)

朱无视如何都不能接受心上人所说的有缘无份,于是他连脸皮都不要了,直接就赖在心上人的竹屋附近,死活都不愿意离开。

桃夭最开始是选择冷眼旁观,毕竟她与这个叫朱无视的男子也就认识了一月左右,要说情意也有,但要说是到了天荒地老海枯石烂非君不可的地步,那就实在是太夸张。

其实桃夭拒绝朱无视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一世她打算很单纯的休息,没兴趣再去朝堂之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至于把‘诸葛无视’捡回来,就是看他可怜又长得俊俏,所以一时心软善良。原本还以为是捡到一个富贵人家的倒霉小郎君,却不曾想又是出身皇家。

从古至今,皇位之争都是刀光剑影尸骨累累的,桃夭既然打算休息,那就不会再掺和进去。

再加上即使她愿意,估计还得跟祝英台和梁山伯一样,跨过重重封建礼教和男尊女卑的艰难险阻,最后才能得到一个勉强算是幸福圆满的长相厮守。

可问题又来了,为何所有写男才女貌佳偶天成的话本都是停留在才子佳人新婚那一刻?其实不过是因为世俗婚姻的本身就是一座坟墓,跨越了无数苦难和险阻,但最后往往会摆在奢靡美色之上,男子随时可能会移情别恋见异思迁,女子则是面临生产的危险,还落得一个年老色衰爱弛的下场。

更重要的是,桃夭熟读明史,却从来都不知明宪宗朱见深居然还有第十三个儿子朱无视。如果算上成化帝和万贵妃幼年便不幸夭折的长子,成化帝确实有第十三个儿子,但那是朱祐枢,生母更是端妃潘氏,绝非是什么出身卑微的宫女。

明宪宗朱见深有十四个儿子,六个女儿,除了早早夭折的两位皇子并未命名之外,其他的十二位皇子都是有明确记载,而且完全与朱无视的人生经历截然不同。

桃夭也试过分析自己转世投胎到的各朝各代情况,再加上自己看话本的经验,大概也能推测出这些世界应当是属于根据一定真实历史衍生出来的平行世界。有一定的历史真实性,但个中细节却又是大相径庭。

皇十三子朱无视也许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上,但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起兵造反失败而被抹去一切痕迹,最后成为史书上的一个透明人。

但根据桃夭推测,朱无视应当是平行世界衍生出来的一个人物,他的存在与消亡,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若是她要将朱无视从原定的命数中拯救出来,那她又该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桃夭思考着这个问题,不过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己和朱无视之间的情谊还不足够她只身入局扭动乾坤,于是桃夭便选择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而且这一切都只是她的猜测罢了,难不成她还要为了自己一个猜测忙得累死累活?

更别说是她救了朱无视一命,不是朱无视救她一命。

可朱无视却不是那么容易就放弃的,朝夕相处的这些日子里,他已经深刻明白自己心爱之人的厉害,一旦真的被他追问得急了

,很有可能会一走了之,到时候天大地大他又要去哪里寻找?

于是朱无视也没有一直要逼问桃夭如何才能接受他,就是时时刻刻紧盯着,便是桃夭要外出买点东西,也一定紧跟其后,生怕会一去不复返。

当然下厨做饭这件事,基本还是朱无视负责,刚开始厨艺可能不是很好,但学个十天半个月也能做的有模有样。

桃夭对下厨这件事就是不喜欢也不讨厌,有人做了她也不会抢着做,而这也是她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朱无视留下来的原因。

不过这人肯定不能一直落在竹屋里,桃夭在一次去赶集时,便想着再去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回来帮忙煮饭。

这时候桃夭就想起上一个孩子的所作所为,那就是比这个朱无视还要麻烦。

桃夭纠结着,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买一个女孩子会更好一点。

但桃夭又觉得自己一个人过着挺好的,或许把这个朱无视赶走了,又或者她自己寻个机会离开,再选个偏僻地方重新生活,也不是不可以。

就是可惜这个已经生活了差不多两年的竹屋,也许她一离开就不会再回来这里。

没等桃夭想好是选哪一条路时,驾着马车来到集市的二人便看到有很多牙婆和人牙子在当街叫卖一些年幼的孩子。

“看看这些孩子吧!长得眉清目秀乖巧懂事,绝对是做奴婢的一把好手!”

“可怜可怜孩子,买一个吧……”

然后还要一些人当街吆喝有没有需要租妇人的,保管生儿子。

这买卖奴婢、妾侍的行当,若是放在天子脚下的京城,十有八九是得被官府给抓起来处置,但放在民不究官不管的偏僻地方,就是一桩很是常见的买卖。

朱无视作为皇子,自然也是熟读律法的,他完全不能接受居然会有当街典妻卖儿女的事情发生。

“这随意买卖幼儿,在本朝可是重罪!他们怎么能如此胆大包天?”

看着朱无视那两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的样子,桃夭便为他解释个中缘由。

“设方略诱取良家子女为奴婢、为妻妾子孙,确实也能算得上重罪,但相比较其中的巨大金钱利益,杖一百和徒三年也只是无足轻重。倘若被拐卖者本身就是奴婢,罪行还会减轻。”(1)

“更别说只要花重金贿赂当地官吏,那随时可以重罪轻判,又或者是让别人给自己顶罪受罚。更甚至这里面还有很大的作假空间,只要牙行和官府都说这些孩子是为他们的亲生父母所卖,那根本就不会触及律法。”

“官官相护,官商勾结,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往往一个王朝的腐败和灭亡,就是从这个细节开始的。”

朱无视还不曾接触过这样的官场黑暗,此时一听,当场就是瞠目结舌,难以置信这是他父皇治理下的大明。

桃夭又谈起近些年不知是为何,到处天灾人祸时不时就会出现,百姓连自己都活不下去,便只能典妻卖儿女。

对于这种是亲生父母把

儿女卖掉的事情(),官府基本都不会管。

“毕竟就算真的管得了一次?()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朝廷没有钱来改善百姓的生活,更无力为其抚养儿女。再加上基本每家每户都会生上七八个孩子,这一多了就更养不活,便只得选择卖掉。”

“对比起这些前途未卜命运恍如浮萍的可怜孩子,你是不是突然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也是挺美好的?”

朱无视对此大为震撼,同时也在思考自己前二十年的生活。

“皇宫之中最多的就是尔虞我诈和阴谋诡计,我虽不受宠,但吃饱穿暖还是可以的,还能有老师教导学问,还可以习武,比起这些无辜的可怜稚儿,确实就是很好了。”

只是朱无视又不由自主的想起那吆喝着要典妻的人,还有站在那人身边神情麻木不仁的妇人……

悲痛,震惊,同情,愤怒等等情绪充斥着朱无视的内心,同时也通过他的眼睛流露出来,被桃夭捕捉到。

朱无视实在不能理解,也无法接受这种事情的发生。

桃夭大概解释一下何为典妻(2),再一次打开了朱无视对这天下百姓困境的认知。

典妻这个恶俗最早是出现在南北朝时期,盛行于唐宋明清,简单来说就是将自己的妻子当成货物典压给外人借腹生子,比之卖妻更为恶劣,因为卖妻是只卖一次,典妻却是多次典卖。

至于卖儿女,好一点就是卖去富贵人家为奴为婢,差一点就是卖到皇宫里当太监和卖到妓院里当妓.女。最可怕的就是卖去给别人当吃食,那完全就是突破了仁义礼德的底线。

说起这些现象,桃夭也是极为生气。

桃夭见过太多这样的事情发生,也曾经力所能及的救下了许多可怜女子和无辜孩子。

只是要杜绝这种风气,根本还是在于朝廷。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受苦的永远都是最底层的平民百姓。”

听了桃夭这一席话,朱无视陷入沉默之中。

而桃夭虽然有一颗救人救世之心,但她更遵从的还是在其位谋其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她清楚知道自己只有一己之力,能救多少人就救多少人,从来都不会庸人自扰。

不过此时谈起这个话题,桃夭忍不住问了朱无视一个问题:“在你心里,你的父皇,也就是现在执政的那位皇上,你觉得他可以算是一位明君吗?”

若是旁人胆敢问这样的问题,朱无视定然是会拔剑维护自己父皇的威严和声誉——毕竟作为人臣,如何能随意谈论和评判君父?

这绝对就是对他和对皇上的蔑视!

只是问他的人不是旁人,而是他视若神明的心上人,语气和神情也极为认真,甚至还颇有关心他家中事情的意思。

于是朱无视沉吟片刻,还是开口答道:“当今皇上是顺应人心登基为帝,自然就是正统。而且皇上一当政就平反于少保冤狱,还恢复景帝帝号,也是赢得了朝野支持

() 和民心的。”

桃夭点点头,说确实如此:“皇上此举确实在一定程度保证了大明政局稳定,也稍微暖了一下因为于少保被冤杀一事而寒心不已的文武百官。”

朱无视自然是清楚英宗皇帝和景泰皇帝之间的那些糊涂事,但作为最终获益者的子孙后代,他也不能说自己祖宗的过错,因为这就是大不孝。

“皇上他执政初期曾倚重李贤、商辂等阁臣,斥逐佞幸,体谅民情,还蠲赋省刑和考察官吏,使得朝中能臣汇集。至于文学造诣上,闻名于世的成化瓷也是皇上所致,很多大儒都夸赞本朝文化氛围较为繁华,实乃生机勃勃之象。还有皇上曾亲自编写《文华大训》一书,垂训子孙,书画造诣亦是极高,除了《一团和气图》,还曾画过一幅《岁朝佳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