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8 章(1 / 2)

*

苏景殊很懵,他想不明白好生生的他哥怎么会被贬出京城,还是俩哥哥一起被贬?

不是,你们在京城套王相公麻袋了吗?怎么还能两个都被贬?

消息太过离谱,小小苏懵了好一会儿才颤颤巍巍翻下一页。

俩哥哥一般不会动手,但是他们家老苏讲道理讲不通的时候也略懂点拳脚功夫,听说老王最近忙的头晕眼花,父子三个套一个人的麻袋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王相公,王叔父,您还好吗?

雱哥儿,你爹还能下床吗?

苏景殊一目十行往下看,弄明白俩哥哥被打包扔出京城的来龙去脉后终于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只是政见不合被贬而已,还没到套麻袋的地步,感谢老苏,感谢老王,感谢至今依旧秉持君子动口不动手信念的亲朋好友们。

理念不合吵架就行,千万别动手,动手有风险,这年头的医疗水平真的经不起他们打群架。

条例司成立以来政策一条接一条,别的都还好,争吵着争吵着就推行下去了,只有青苗法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

即便京城得到的反馈绝大部分都是正向,反对的人还是越来越多。

最开始反对的点在官府公开放贷与民争利上,现在的反对点在官府为了放贷强迫百姓借钱上。

没错,青苗法颁布还不到半年,第一轮借贷都没干完,已经出现地方官强迫不缺钱的富户借贷来牟利的情况。

如果只有几个地方官这么干还能说是官员团队良莠不齐,半数以上的官员都这么干就不能只怪官员的人品,还得找找政策的问题。

朝廷再怎么强调青苗法不为牟利只为赈济百姓都没用,那两成的利益不是假的,没有官会嫌弃库房钱多,任期满后账上多一文钱都能算他们的政绩,没有官员能扛得住这个诱惑。

小小苏大人在登州要死要活是为了什么?

往大了说是为生民立命,往小了说就是为了他的政绩。

有钱什么事情都好办,只有地方官府经费充足,之后不管是赈济救灾还是搞基建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青苗法对地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

朝廷白白送来的大功劳。

两成利也是利,本钱朝廷给,放出去半年就多两成,放出去半年就多两成,再正直的官看着这条件都心动。

最要命的是,这是上头让他们推行的政策,放出去的贷越多收回来的利钱越多,收回来的利越多越说明他们推行新政尽心尽力。

和到手的政绩相比,支持新政还是反对新政都不重要,干就完事儿了。

地方官团队那么大,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升到中央,绝大部分官员都是一辈子在地方打转。

朝堂纷争和他们没有关系,只要能做出政绩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谁都知道放印子钱跟无本生意没区别,虽然青苗钱的利益不高,但是看在能光明正

大放贷还不用担心官府派人抓的份儿上,低点就低点。()

哦,不对,他们自己就是官府。

①醉酒花间的作品《[北宋]给苏轼当弟弟的那些年》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①『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桀桀桀桀桀桀桀桀桀。

打住,反正就是,在青苗法的推行上,很多时候官府和那些为富不仁的豪强大户没有区别。

新法是上头让他们推行的,他们把钱散出去是为了让百姓的日子更好过,至于百姓需不需要,那不重要。

地方的青苗新法推行的如火如荼,奏章雪花般飞到条例司的书案上,只看地方官送来的反馈,简直就是他们条例司的大胜利。

差点把反对派给气死。

这都不是与民争利的事儿了,这是贫民富户都不放过,非得把大宋所有百姓都逼上死路啊!

贫民是借钱还不上,富户是不用借钱强迫他们借,怎么着?除了当官没活路了是吧?

祸国殃民!奸人害国啊!

王介甫!你的良心不痛吗?

于是京城就出现了这么个场面,地方报喜的奏章接连不断,朝中弹劾老王推行青苗法误国的奏章数量也再创新高。

他三哥忍无可忍,直接把老王堵在条例司衙门吵了一架,

气的本就焦头烂额的老王扭头就走,当天一整天都没再露面。

再然后,倒霉催的二哥等到的就是出任河南府留守推官的诏书。

河南府,府治洛阳,离京城开封府不远,就是地位有点尴尬。

大宋的京城开封又称东京,有东京自然就有西京,陪都西京就是洛阳。

洛阳身为陪都,留守司衙门甚至就是个小规模的朝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京城该有的领导班子那边都有,就是任职的官员要么是年龄大马上要退休的老人家,要么就是和当朝执政党有矛盾但又真的有本事的年轻官。

有本事意味着可用,和当朝执政党有矛盾意味着用着心里不踏实,如此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索性就打发去西京办差。

也就是说,河南府的领导班子呈现两个极端,一部分是送过去种花喝茶颐养天年的老干部,另一部分则是有冲劲有干劲有本事但是没有施展空间的倒霉年轻人。

好在被发配到洛阳的年轻官不会一辈子都留在那儿,大宋的朝廷从来都不是一言堂,执政党再怎么强势也有和他们意见不统一的实权高官,而执政党也不可能一直都是执政党。

这么一想,三哥去河南府当留守推官也不是坏事,就当出去散心了。

三哥那里和老王相处不来被打发走可以理解,二哥你又是怎么回事?

苏景殊理解不了,他三哥在条例司直面老王,发生什么都不奇怪,二哥回京后干的活儿完全和新政不沾边,怎么能被贬的比三哥还远?

看信上的解释,他就参与过一次和新政相关的议事,当时讨论的还是科举改制,和闹的最激烈的青苗法一点关系都没有。

科举改制只要不是废除科举就激烈不到哪儿去,最多就是换个教材被骂一阵,骂完之后只要当权者态度强硬教

() 材该换还是换。

比如这次,老王觉得朝中那么多人反对变法革新不光是朝臣胆小怕事,而是他们思维固化,都被书上写的条条框框给圈住了。

和那些一根筋的人辩经辩赢了也没用,那些家伙输了也不会觉得自己个儿是错的,不如把力气用来培养新人上。

他自己来编教材,教出来的学生要是还不和他站一队,那就真的没办法了。

亲自教都能教出来对家只能说明错的是他,而不是那些成天和他唱反调的对家。

不过老王不担心改了教材之后教出来的学生还不向着他,他对他自己有信心,也对天下读书人有信心。

苏景殊不觉得王安石是自大,大宋的读书人良莠不齐,差劲的没有底线,而优秀的那一部分放在上下几千年的时间里依旧拔尖。

毫无意外,老王就是拔尖的那一小撮儿里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