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5 章(1 / 2)

*

贪官这种生物跟蟑螂一样,能抓出来一个就说明阴暗处肯定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大扫除都没法清理干净,看一眼就让人头皮发麻。

嘶,这个比喻好恶心,换一个。

贪官这种生物跟地里的番薯一样,挖出来一个就能带出来一堆,不知道什么时候还能再挖出来一堆。

朱元璋因为贪污上万上万的砍人都没能彻底肃清官场,大宋这士大夫比皇帝还有脾气的朝代想肃清官场更难。

老朱说杀就杀,不光能砍头还能剥皮实草,大宋这除了造反或者贪污数目巨大的能判死刑,大部分贪官只能流放。

问就是祖宗说了不能欺辱文人,一千个文臣贪污比不过一个武将造反,文臣再丧心病狂也就贪点钱,相比之下还是武将造反更可怕。

呸!歪理!

朝臣争辩起来歪理太多,也就是这个时候,苏景殊终于听到了后世有名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老王就是老王,一出口就拉足了仇恨。

有他们家王叔这熟练的拉仇恨技术在手,谁还有心思关注他们这些司农寺的小喽啰?

牺牲老王一个幸福新党全体成员,口水仗不要停,继续打继续打,这场面他爱看。

傍晚的微风吹在身上非常舒服,苏景殊抿了口茶,越发觉得让六扇门将重点放在试行募役法的地方是个好主意,希望以后全面推行的时候也能这样。

江南富庶,贪官能贪的钱多,随便抄几家都够朝廷养好几年的兵。

别的地方没有江南那么富庶,但是贪官贪起来根本不管百姓的死活,甚至还有胆大包天的能谎报灾情骗朝廷的救济钱粮,抄他们可能还会有新惊喜。

白玉堂身为捕快头头要坐镇京城,这次把六扇门那些新来的年轻捕快派出去大半,他自己留在京城处理各地传回来的消息。

正派江湖人都爱除恶扬善,没来六扇门之前劫富济贫,来六扇门之后可以光明正大的将官府里的贪官揪出来,一个个的都跟不知道累似的满天下的跑。

皇城司的探子主要分布在京城和边境,六扇门这边安排的是江南,其他地区等江南那边查过来一轮后再做打算。

打算是这么打算的,毕竟六扇门才成立一年,人手远远比不过皇城司,能负责江南已经很不容易了。

结果可好,六扇门派出去的捕快一个能顶十个。

先前六扇门招募人手的时候过来报名的人塞满了朱仙镇,除去那些故意添乱浑水摸鱼的家伙,真心想要为朝廷效力的不在少数。

人活一世要的就是个名,都说江湖人打打杀杀不讲规矩,其实江湖人讲起义气来可以连命都不要,而义气中含金量最高的就是家国大义。

江湖人瞧不上朝廷那是真的瞧不上吗?错,大部分都是没法走正经途径惩恶扬善,要是能光明正大的除暴安良他们比谁都积极。

捕快们一个顶十个不是说他们一个人

干十个人的活儿,而是一个人能提溜出十个江湖好友来帮忙。

最开始给他们安排的区域只在江南,哪儿试行募役法他们去哪儿,先保证办事不出错再来考虑其他。

抓贪官要精准打击,不能听风就是雨,宁可慢点也不能误伤无辜。

白五爷在江湖上闯荡了那么多年,最清楚江湖人的脾性,他现在已经成长为成熟稳重的朝堂江湖两栖大侠,六扇门的新人还没有历练到他这种程度,急于立功的时候很有可能被有心之人牵着鼻子走。

官场上的人心都脏,他们江湖人还是太单纯了。

幸好六扇门有他几位义兄坐镇,不然他怕是担心完这个担心那个,晚上睡觉都睡不踏实,生怕没见过官场险恶的新人捕快们在外面吃亏。

官场上的阴谋诡计太多了,万一有贪官想拉看不顺眼的清官下水故意在外面传些乱七八糟的谣言,探子搜集情报听到那些谣言信以为真往上报,再凑巧碰上个着急立功不核实就抓人的,冤假错案这就出现了。

所以说宁肯慢点也别被人忽悠,六扇门刚成立正是打响名气的时候,不能传出去的都是坏名声。

怎么说也是他锦毛鼠白玉堂带出来的人,到时候出了问题丢的是他白玉堂的脸面。

白五爷刚开始的时候紧张的不要不要的,然后他就发现心脏的不只有官场上的官,看上去老实腼腆的江湖愣头青们肮脏起来也不遑多让。

他不该担心他们六扇门的捕快被蒙骗,应该担心那些贪官被捕快们忽悠。

不,贪官他不用担心,贪官落马应该叫好。

人不可貌相,连他都对派去地方的捕快震惊不已,那些地方官轻视刚加入官场大家庭的六扇门探子会有什么下场可想而知。

原本给六扇门安排的查访区域仅限于江南,现在可好,皇城司管不到的地方他们都暗戳戳拿下了。

募役法目前只在江南一带试行没关系,他们先搜集情报,等朝廷开始将募役法推广到别的地方时他们就能立刻抓人。

百姓的时间也是时间,官府衙门天天上门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最好直接不给地方贪官留作乱的时间。

谁说江湖人混官场只会捣乱,这不,他们有用着呢。

白五爷矜持的抿了口热茶,把六扇门的捕快们夸了又夸,最后才意思意思来一句,“官场上门门道道太多,虽然他们干的不错但是也不能掉以轻心,私底下可以嘚瑟嘚瑟,办差的时候还是得谨慎着来。”

苏景殊点头附和,“是的是的,小心驶得万年船,咱六扇门本来就被排挤,干的还是得罪人的事儿,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官场上肯定群起而攻之。”

现在没出事儿都有一群人成天叫嚣朝堂这种神圣的地方不该让粗俗的江湖人进场,连武将在他们眼里都是有辱斯文,江湖人的地位只会更低。

以前不骂那是没有利益冲突,现在那群江湖人都快骑到他们头上了再不赶紧打压下去还能得了?

可惜他们骂也没

用,六扇门是官家同意设置的,能进这个衙门的虽然都是江湖人但是也都身家清白,人家只是到民间搜集情报,地方官不贪污受贿不就招惹不到他们他们了吗?

皇城司干的也是搜集情报的活儿,有本事连着皇城司的官员一起骂,看看皇城司惯不惯着他们。

朝廷又不是不给官员发俸禄,国库的支出除了军费就是官员俸禄,九品官一年的俸禄补贴加起来都能轻轻松松养活几十个人,有把他们逼到非得贪污才能活下去的地步吗?

没听说违法乱纪被抓之后不怪自己怪别人的,他们还有脸骂?脸皮简直比城墙都厚。

现在骂六扇门,将来武将出头的时候就不能再骂了,文官得寸进尺的话皇帝可是要生气的。

苏景殊最近除了忙差事就是看热闹,他是读书人不假,但是不影响他爱看读书人倒霉跳脚。

级别越高的官员越忙,他们忙起来根本没空为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在大佬们都忙差事不说话的时候跳出来的多半都没有正经差事,比如最近弹劾六扇门的那些家伙。

这次真不是他一杆子打死所有人,而是先前爱吵架的比如司马光、范镇等人现在都不在京城,官家提拔人的一大准则就是支持新法能干活儿,所以如今京城的实权衙门里根本找不到闲人。

言官可以风闻奏事但是不能风闻污蔑,那些家伙现在是明目张胆的欺软怕硬,明明六扇门干的活儿和皇城司一样,最后挨骂的只有六扇门,那么多弹劾的奏章愣是一个敢提皇城司的都没有。

太子殿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皇城司是皇帝亲信没人敢惹他理解,可六扇门名义上的一把手也是当朝储君,那群人未免太不把他放在眼里。

骂吧骂吧,骂的越狠说明越心虚,最好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再为国库做一波贡献。

大宋从开国起就崇文,崇文就崇文吧,你们这些读书人是不是蹦跶的太高了?天下到底是谁的天下?

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把皇帝和百姓都无视掉,让士大夫独享全天下?

美的他们。

最近很少有人在官家面前掰扯朝廷的法令对百姓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因为他们发现越掰扯他们的立场越站不住脚,再掰扯下去就是被官家秋后算账。

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归根结底是利益之争,但是不管怎么争都是士大夫阶层内部的斗争,而士大夫的利益和皇帝的利益并不一致,不然古往今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皇权和相权的博弈。

官家现在已经对朝臣很不满,现在没空管不代表不会管,等过些年能腾出手,朝堂上怕是还要有大变动。

皇帝毕竟是皇帝,脾气再好也还是皇帝,君臣之间真要铁了心的对着干最后扛不住的肯定是臣。

可惜现在朝中察觉到这一点的大臣不多,那些上蹿下跳指责官家不该被奸人迷惑的家伙至今还觉得他们士大夫是人上人,普罗大众都该老老实实任他们压榨,敢冒头说话的都是对读书人大不敬,是不听祖宗之法

(),赑?????????

???()?[()]『来[]_看最新章节_完整章节』(),就没人觉得最近附和他们的大臣越来越少了吗?

聪明的大臣已经开始闭嘴并约束族人低调行事,不聪明的大臣还在逼逼赖赖说这个骂那个,希望过两年他们倒霉的时候还能和现在一样健谈。

嗨呀,前途一片大好,未来一片光明,在京城当官的感觉真是棒极了。

苏景殊和白玉堂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一个讲京城的局势变化一个讲地方的抄家伟业,可以说的事情太多,他们可以从傍晚说到半夜。

七月初募役新法开始在江南试行,之后这两个多月他们的生活都相当规律。

苏景殊上午去司农寺衙门,下午去政事堂衙门,晚上偶尔还要出个城。

白玉堂上午去六扇门衙门,下午没事儿就走,看上去比其他人清闲,其实一点都不清闲,他自由活动的时间全被那些自发扩大探查范围的六扇门捕快给占了。

几位义兄要忙的事情更多,六扇门能用的人也没几个,左挑挑右捡捡能肩负重任的只剩下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