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蛰伏(1 / 2)

负师恩 忘还生 9366 字 7个月前

春天好像是一夜之间降临的,今日的建京清晨比往日热闹许多。

戴着巧士冠的小内侍们忙忙碌碌地,提水洒扫起了朱雀大街,挑担赶路的、驾车送货的,都得走别的道儿。

坊市间的横街竖街比往常拥挤起来,改道的百姓也把消息传遍了整个建京。

“今日是圣上祭祀太庙,也是徐太师带着西南的圣物回朝的日子。”

“听闻还会有无为寺的护国主持,跟斜月观的钟天师给圣物驱邪开光,到时会发糕饼粥米,得赶紧过去排队才行!”

“两边儿都发,你们去哪边儿?”

“我家老婆子信佛,我去无为寺那边。”

“我去钟天师那儿,我之前不舒服,去斜月庙请了符水,回来一喝就好了!”

“……”

夏诉霜戴着帷帽,骑着毛驴儿,一路听着热闹,闲晃了过来,隙光剑悬在侧边,套着黑色的布袋。

多难山上,白祁山人正式收她为徒,让她挑一柄剑。

隙光剑是夏诉霜自己挑的,沁骨冰寒的剑身之下,有一脉猩红的血线,是一把杀性极重的宝剑。

白祁山人见此,责她发誓,二十二岁之前不许离山。

等夏诉霜二十二岁,白祁山人也已去世,她才借用师父的人脉,打听起了周凤西和徐玟的下落。

两年之后,才到了建京。

她历来不喜将此剑露在外面,出行时常裹着黑布。

路边小摊上,刚出炉的胡饼热腾腾的水汽涨开,吓得毛驴往旁边闪。

夏诉霜安抚住毛驴,朝摊主道:“来一个胡饼。”

“好勒——”摊主麻利拿油纸包了递来。

夏诉霜付了铜板,接过胡饼,问道:“徐太师回京走的是朱雀大道?”

“是呀!到时候满城的人都要去看热闹,要是运气好,还能看到陛下呢。”

“多谢。”

她坐在毛驴上,一边吃一边往前走,看了一眼打扫一净的朱雀大街,将视线投在了一边的酒楼上。

已经过了日中,建京城正大门缓缓开启。

披甲的军队如乌云,又似一条长蛇,在朱雀大街上匍匐缓进,整齐的脚步、碰撞的铠甲,组成震颤人心的响动。

这次跟着徐太师巡视西南的,是一支只掌在皇帝手中,靖朝有名的精锐——裨龙军。

夹道的百姓热烈迎接着这支帝国的精锐,临街的酒楼,店家都趁着热闹赚钱,一壶茶的价格已价比黄金,只为给出得起钱的客人留位置,建京多的是挥金如土的人,贵成这样,酒楼也不愁生意。

夏诉霜独自占了一桌,冷眼看着下头的拥挤的人流,手边的濯州春芽一滴未动,倒是装了隙光的黑袋多了着褶皱。

军队一眼望不到前后,要在这其中找一个她并不熟识的人很不容易,这样的万军之中取敌首级,就是她师父也做不到。

报仇一事,还要徐徐图之。

此时邻近的坊市里走出一群锦袍公子,随从牵着马跟在后头。

他们在坊内欢聚饮宴,醉了就席地而睡,醒来已经日上二竿,几个人并着勾肩搭背地走在一块儿。

一个世家子弟喝得醉醺醺的,说话忘了忌讳,“宋世子领兵戍卫在太庙那边,曹世子在这儿同我们寻欢作乐,哎呀,曹世子你输了输了……”

“去去去!”曹承亮把他的手从肩上抖了下来,“扫兴,走了!”

建京谁不知道,宋家和曹家是死对头,也就是他脾气好,懒得同这些醉鸡计较。

打随从手里扯过缰绳,曹承亮一夹马腹就要家去。

和经过朱雀大街时,他也不得不下马牵行,人潮拥挤过来,就算随从尽力隔开百姓,曹承亮还是难以行进,走得异常烦躁。

正烦着,不经意间一扫,他赶忙站住了脚。

酒楼上竟出现了一抹日思夜想的倩影。

他只扫见半张脸,又被窗棂挡住了,伸长了脖子也看不着。

但楼上的人已经退回去,似乎是要走了,只是匆匆一瞥,曹承亮就断定了是那日惊鸿一瞥的湖中仙子。

难得相见,怎能错过!

他赶紧扔了马绳,摸上了酒楼二楼。

楼上夏诉霜见没有杀人的机会,便打算离去,改日再另寻他法。

“小二,结账。”

话音刚落,一个人从楼梯边窜了出来,“我来,我来。”

夏诉霜警惕地盯着这突然冒出来的锦袍男人,隙光剑都握紧了,曹承亮赶紧把银票掏出来,打发走小二,才来得及看向夏诉霜。

“夏娘子!好巧!”

真是她!从那日涤雪园一见后,曹承亮也曾找过宋观穹,想请他牵线搭桥,反正曹宋两府的旧怨他看得很开,宋观穹也不像计较的样子。

但提到他师父,这位世子却断然拒绝了他,不留半分余地,任曹承亮磨破了嘴皮子,许尽了好处,也动摇不了他半点。

这夏娘子也是,连日大门都不出一步,他找人蹲着都见不到机会。

越是这样,曹承亮心里越刺挠,真有的辗转反侧,衣带渐宽的架势。

没想到今日竟真的见到了。

来朱雀大街这一趟真是值了!

见她脸上浮现出困惑,曹承亮忙道:“你不记得了?曹某与夏娘子在涤雪园见过。”

夏诉霜回想了一会儿,才想起来当时周凤西身边确实有一个人。

“曹世子?”

“正是在下!”

“曹世子有什么事吗?”

“只是偶见夏娘子一人在此,特地上来一叙。”

夏诉霜道:“不过无聊,来此看个热闹。”

曹承亮见她又看向热闹的人潮,有心攀谈起来:“今日是徐太师进入回朝,那可是整个靖朝都敬重的人物啊。”

这夏诉霜当然知道,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德高望重,也是杀她虞家一百口的

元凶。

她此时杀了此人,是冒天下大不韪。

夏诉霜缓缓道:“听闻徐太师高风亮节,早年在江南做巡抚,就深得民心?”

“是啊,徐太师和那些世家出身的公卿不同,他是一步步从百姓间走上来的,当年知交好友鬼迷心窍,勾结外敌致使第戎军差点直入重镇,也幸亏徐太师大义灭亲,才不致江南二郡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