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3 章(1 / 2)

大汉第一太子 时槐序 15834 字 13天前

赵家。

刘据被请入内堂,赵过王婉仪一同上前见礼。

“殿下怎么来了?”

刘据没直接说真实意图,只道:“孤出宫玩,恰好经过此地,记得你就住在这边,顺道过来看看。”

他宛若当真只是看看,目光逡巡,四下观赏:“这就是公输家送的宅邸?同样是两进院落,倒是比寻常两进略小一些,但住你们夫妻绰绰有余。

“尤其胜在格局分布不错,地处优越,在陵邑中心,离街市较近,平日采买生活所需很是便利。”

赵过一边应着一边让仆婢倒了温水,又取出今日刚买的点心吃食招待。

“属下家中没什么好东西,殿下别嫌弃。”

刘据自然不会嫌弃,招呼赵过与王婉仪一起入座,闲聊家常,笑着问王婉仪:“既在家中,怎还戴着斗篷,如今天气热了,怪憋闷的。”

见赵过要说话,刘据摆手:“孤记得你说过你夫人脸上有伤疤。只是伤疤而已,哪里就会吓到孤。”

话说到这个份上,王婉仪再坚持就有些不敬了。

她犹豫了下,将斗篷摘掉。刘据终于看到她的完整面容。

右半边脸光洁无损,左半边脸倒也并非全是伤疤,只是从脖子沿着下颌线边缘直至鬓角,有曲折蜿蜒的烧伤痕迹。

但额头、眼睛、鼻翼与颧骨等处无恙,所以其实虽有妨碍,但仍旧能依稀辨认她这半边五官。与另外完好的半边融合在一起……

像,与他之前想的一样,确实有些许相似。

一个念头在刘据心中升起,再也压不下去。但他面上没表现出来,反而开起玩笑:“就这点伤,如何就吓到孤了。”

眼中没有鄙夷,没有嫌弃,没有恶心,却带了几分好奇:“这样的疤痕,刚受伤的时候肯定很痛吧。不知是怎么伤的?”

王婉仪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开口。

“不方便说吗?”

刘据思忖着,这伤疤或是她人不想回忆的痛苦过往,自己这么问确实有故意戳她人痛点之嫌,于是立马转了口,“若不方便说便罢了,孤不过随口一问,不必为难。你不想说就不说。咱们说点开心的。

“聊了这么久,还不知你叫什么,如何称呼。赵过是冀州人,你应当也是冀州人吧。不知你与他如何相识成亲的,可是家中父母做主?”

王婉仪与赵过相视一眼,欲言又止。

刘据愣了,眸光闪动:“这也不方便说?”

若说前一个问题触及伤痛,那后面的问题纯属闲聊,仍旧不开口就有些奇怪了。

王婉仪深吸口气,她知道并非不方便,而是若要说,就必须谈起过往。而过往……

正犹豫着,赵过伸手握住她:“说吧,婉仪。殿下听着,我也听着。”

刘据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察觉此中猫腻,聪明地选择不言不语,作壁上观。

赵过屈膝跪地:“太子殿下,

关于匠艺大赛所求之事,你说让我们慢慢想,不着急。我们现在想清楚了,不知今日可能用?”

刘据点头。

赵过望向王婉仪,眼含鼓励。王婉仪握紧他的手,终于下定决心上前一步,跪地言道:“殿下,民妇姓王,闺名婉仪。赵地人士,乃宫中二皇子生母王夫人的堂妹。”

此话一出,赵过愣住。他想过王婉仪或许与王夫人同族,却没想到关系竟如此亲近。

刘据更是迷糊。王夫人?姓王,不应该姓李吗?这跟他想的不太一样。

王婉仪接着说:“民妇父亲与王夫人父亲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王夫人父亲居长,民妇父亲为幼。

“虽则祖父母过世早,彼此分了家,不住在一处。但两家关系好,民妇与王夫人在闺中是极为要好的姐妹。

“六年前,朝中下旨,令各地遴选家人子,以便充盈后宫,服侍陛下。彼时,家中托关系将我与王夫人都送进了候选名单。

“赵地官员根据名单走访,从家世、学识、样貌、才艺、性情等各方面考察,最终选出五位。民妇为其中之一,而王夫人落选了。”

赵过&刘据:!!!

二人俱是震惊。若当初被选中的是王婉仪,入宫的为何会是王夫人,再看王婉仪脸上的伤疤,心中都已明了,此间之事绝不简单。

“民妇当时不过十四,尚且天真,没什么主见,对入宫虽不热衷,但也不抵触。原想着既家中父母做了主,民妇遵从父母之命便是。

“后来得知姐姐也去,又想若能与姐姐一起中选,在宫中可以姐妹做伴,互相照应,也算不错。

“然而姐姐与我不同,自从遴选的消息传来,她便日夜盼着能成为家人子,去奔一个前程。

“结果出来后,她闷闷不乐,心情不好。这是她所求,于我却可有可无。因而我便想着,不如我不去,让她去,也算成全了她。

“她听后很高兴,拉着我去同父亲与伯父禀明,请两位长辈从中周旋。伯父虽然意动,却只是摇头。

“父亲则狠狠训了我们一顿,说名额已定,朝廷遴选之事,怎是我们说更换便能更换。

“事不可为,我只能宽慰她。她将自己关在家里好几天不出来。几日后,终于露面见我,私下询问,我是不是真的愿意把机会让给她,由她入宫。我说是。她就说她有办法。”

办法……

说到此,王婉仪深吸口气,双手收紧。那时她绝没有想到对方所说的方法竟然是害她!

“姐姐同我说,让我收拾些东西出去躲几天,官府已经定下家人子启程上京的日期。我在此时不见人影,家中必定担心交不出人而获罪,自然就会想办法同遴选官说情,让她顶上去。

“我们王家在当地不算贵族豪门,但也稍稍有些家底与人脉。此事未必不能成,但我仍旧不安,一开始并没有答应。只是问她,若是没办好,家中当真获罪怎么办?我不能因此害了父母,害了大家。

“她便说不是让我远行,她找的地方在城郊附近。若不成功,我外出之事家中不会伸张,我只需能在最后关头赶回去,一切都来得及。我听了这话,觉得有理。想着最多回头被长辈再训一顿,便答应了。

“于是我简单收拾了些衣物细软,上了出城的马车。可我怎么也没料到……”

王婉仪心尖颤动,牙关紧咬:“我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一出城就遇上山匪,直接被山匪掳了去。

“我打不过山匪,恐他们欺辱我,只能拿自己的身份虚张声势,说我是官府选定的家人子,他们若敢把我怎么样,官府不会放过他们。

“那山匪头领听了这话愣在当场,脸色铁青,质问身边人,消息为何有误。我从他们话语中得知,他们躲藏山中,流动作案,但并非鲁莽无脑。

“他们一直只对付外地客商,选哪种家中势力不强,尤其在本地没有人脉关系的。劫掠完就走,只求钱财,不害人命。

“这类案子,苦主无权无势无人脉,就算状告,当地官府见事情闹得不大,诸多顾忌,一般不会花太大力气来剿匪。寻常搜捕,他们有经验,自然能应对。

“这回他们接到消息,听闻有益州客商路过,就想同以往一样干上一票。哪知马车内没有太多货物财物,只有我这么个小女娘并一些细软。

“他们当时就有些奇怪,但没有深想,也来不及深想。他们听到远处传来动静,明显有他人正朝这边过来。他们恐涉及人员太多,撞上本地豪强,只能先将我掳回山寨再议。

“我将身份暴出,他们疑窦渐生。我趁机询问他们消息从何而来。那头领说,是接到一封信。我看过那封信,信上字迹像是故意写得歪歪扭扭,不可辨认。但我认得上面的墨迹。”

王婉仪双目赤红:“我与王夫人平日无事会做些小玩意,香囊香包或是砚台墨条。那墨是我们亲手做的,与别家不同,除寻常墨香外,还会有股淡淡的花香,磨墨书写,能留存二日。

“而且未免家中发现,我出城之事只有我与王夫人二人得知。消息是谁放出来的,几乎不言而喻,唯有……唯有……”

王婉仪闭上眼,好一会儿后才缓缓睁开:“我与山匪首领同时猜到这是一个局,但两人还没来得及互通消息,商量出个对策,外面就传,官兵杀上来了。

“山匪首领再顾不得我,只能将我先捆起来出去应战。我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只听到混乱的厮杀喊叫之声,然后起火了。

“我用脚够到旁边的瓦罐将之打破,用碎瓦片不断地去磨手上的绳索,等我磨断脱去桎梏,火势已经越来越大。

“我忍着痛在火海里找到一条出路,却在冲出山寨时因为慌张滚落山坡,掉进河流,被水势冲到下游案上,然后……”

赵过了然:“然后遇到了我?”

王婉仪点头。

赵过偏身抱住她,越发心疼,难以想象她当日所面临的是何等情景。

王婉仪感受到他的关切,心中一暖,胸腔里那股

愤恨与捅出也少了几分。

她继续说:“怪我太相信她。我是真从没想过她会害我。后来想想,她若要如愿,单单让我离开怎么够,最有效的方法自然是我名声尽毁,再不能做家人子,甚至是……我死了。”

最后二个字,王婉仪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她讥笑道:“寻常客商被劫,官府贪生怕死,恐己方伤亡过重,不愿尽全力也就罢了。但我是家人子。

“即便此事一出,不管我是否清白,都不可能再入宫。但有人胆敢劫掠家人子,就是藐视官府,挑衅朝廷。

“上面得知定会问询追责,官府如何坐得住,自然是倾巢出动,不死不休。如此至少能挽回颜面,同朝廷交差。

“她只需让人在剿匪时动点手。我死了,被利用的山匪死了,这场阴谋就能用埋地下,再无人得知。”

刘据眸光闪动:“你怎知他们在剿匪时动了手?”

王婉仪嗤笑:“民妇被郎君所救,在郎君家养伤许久。伤好后,民妇曾找了个借口瞒着郎君返回家乡,听闻……听闻因我之事,父母大受刺激,急火攻心,卧床不起,没多久就去了。”

先前言说自己,王婉仪始终强忍着,如今提到父母,心中悲痛如洪水肆虐,潸然泪下。

“阿父阿母子嗣艰难,除我外,再无旁的孩子。他们一走,伯父家便顺理成章以兄弟之名接管所有田亩家业。”

王婉仪咬牙切齿。

听出她言外之音,刘据问道:“你怀疑你父母的死不寻常?”

“是。彼时阿父阿母不到四十,身体康健,并未见任何旧疾与病痛。就算因我出事,他们确实大受刺激,急火攻心,病倒在床,这些都有可能。但如何就……如何就会没了呢。我不信。我无法相信!”

王婉仪痛苦道:“尤其……尤其据说那时是伯父与堂兄主持我家事务,父母多日不曾露面。

“堂兄扬言要救我,跟随官兵亲自入山,虽然最后没救下我,却在那场剿匪之战中立下大功,被官府嘉奖,声名远扬。”

王婉仪讽笑出声:“这件事情里,她不但除掉我,顶替了我家人子的名额;还让我们家的田亩财产全成了他们家的;更是为她的好哥哥谋了个英雄才俊的美名。可谓一箭二雕,利益占尽!”

刘据了然:“所以你如今要求孤的便是为你伸冤,查明真相,重惩凶手吗?”

王婉仪跪直身体,俯身大拜:“是。”

刘据摇头轻叹:“虽然不论从各处疑点还是既得利益出发,王夫人的嫌疑都很大,但也只是嫌疑。你所说纯属你的猜测。”

王婉仪苦笑:“民妇知道。”

所以她才几番犹豫,数次挣扎。

“那封信呢,还在吗?”

王婉仪起身告罪,入内室将信件翻出来交给刘据。

刘据看了看,上面的字确实歪歪扭扭,但不是孩童刚习字的歪扭,像是成年人故意以不常用之手写的。

再闻了闻

(),什么味道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