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22(1 / 2)

长安好 非10 3838 字 28天前

身影上投下了跳动着的光影。

光影明暗斑驳,模糊了她的形容,海风拂乱她的衣袍,只依旧可见身影挺拔如青竹。

她站在那里,代百姓祭海,一举一动间,可见对天地之虔诚,待生民之怜悯。

她立于这浩大天地间,面对茫茫汪洋,竟也全然未给人微渺之感,周身神形气态浑然天成,虽无形,却不可摧折——

骆观临看在眼中,竟觉窥见了几分……难言的气态。

此一瞬,他几乎万分断定,她“撒谎”了。

她说,她愿扶持李姓……

可是此时所见,却给他一种无比清晰之感——她绝无可能屈居于任何人之下。

骆观临眼神几变,缓缓收拢着袖中手指,却又离奇地意识到,自己竟生不出丝毫被“哄骗”的愤怒之感。

大约是他此时也想象不出……究竟何人才能让她甘心居于其下。

祭台之上,她在代民敬拜神明,而在江都百姓眼中,她又何尝不是值得敬拜的神明?

这便是骆观临察觉到的另一重民气。

民气是不会撒谎的,骆观临置身其中,心神被一阵阵冲击着。

鼓点声逐渐欢快,有赤膊的渔民跳起了祭海舞,四下气氛高涨。

今日前来观看祭海大典的不止有寻常百姓,也有以蒋海为首的商贾,以及来自各处的文人,放眼望去,人山人海,众声鼎沸如雷。

有关重开市舶司的消息已有人听闻,今日常岁宁之所以设下如此隆重的祭海仪式,一是为了鼓舞民心,二来便是为了宣告她重开市舶司的决心,再有便是为了造就盛况。

盛况二字,本身就有着诸多意义和作用。

宣扬盛况,少不了文人手中的笔。

前来“站台”的郑潮将此景象尽收眼底,诗兴大发,遂作诗赞颂。

郑潮负手吟诵,由王岳之子王翼在旁代笔书下,至于为何不自己亲自写,自是因为由口念出,更显豪迈,二来……他的手腕真的很痛。

因有郑潮起头造势,诸多文人雅士俱也纷纷跟从,一时间吟诗作对声此起彼伏,绚烂词藻随海风飞舞。

王岳不甘落于人后,也叫人寻来了纸笔。

王岳将纸就近铺在面前的一架鼓面上,然而措辞之际,犹豫不决之症却是大犯,兀自思忖斟酌间,只见一只手伸到了自己面前:“望山,借笔一用。”

王岳刚抬头,手中羊毫已被夺去。

骆观临微弯身,执笔书写,笔迹清绝,落笔如瘦梅之姿,却是力透纸背。

王岳愕然,将头伸过去,定睛细看,低声诵念其上新诗,面色逐渐惊艳。

须知自好友成了“钱先生”以来,便再未作过诗了。

果然还是那个以诗词檄文名动天下的骆观临啊。

如此好诗,必会传遍四方。

看着这篇诗文,王岳甚至生出了一种想要据为己有的冲动……

但他到底没有开口“借用”,一则这想法实在太过厚颜无耻,有失文人风骨,二来,好友已经落笔署名——其上所署,乃【钱甚】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