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厂职工技术骨干,每个月拿不少钱票,她女儿之前是全院里最漂亮的女孩,现在是在副食店工作,叫赵文倩。”之前这两个字用得很是灵活多变。
说明这小媳妇是很会看人脸色的。
“正房大三间被他家占了,旁边两间老王家住着,他们家四口人,父母也是职工,儿子当兵,只有女儿王君在家里,现在是在邮局工作,他家条件好,有个当兵的儿子,每个月往家里邮钱,一家四口都赚钱,平日吃好穿好……”
小媳妇打算把九户人家都给韩舒樱说一遍。
韩舒樱默默听着。
“正房那边,赵王两家占的位置是院子里最好的位置,坐北朝南,空间最大。”
“东边挤了三户,边上住着老两口,老婆子天天咳嗽,我家在中间,右边是翠英嫂子夫妻,翠英嫂子丈夫的在采石厂工作,听说采石场很辛苦,有个儿子,翠英嫂子会用缝纫机,绣花可好了,你要有什么东西缝,就找她,她一天到晚家里忙个不停,挣点手工钱补贴家用。”
采石场?
关键字被韩舒樱捕捉,她望了眼翠英嫂子住的地方,记在心里。
“西边两户,牛寡妇就不说了,还有钱家两口子,他家两儿一女。
门口还有把边的两家人,左面那家夫妻在街道集体小厂上班,赚得不多,要养四个孩子,他家是最挤的,都快住不开了。右边两口子,男的在印染厂染坊做印染师傅,有两个儿子。”
小媳妇如数家珍,一口气说完,韩舒樱头都大了。
总结就是这院子人多,房小,挤。
小媳妇聊了一会,她家的婆婆又把她叫了回去,她匆匆抱着孩子回屋了。
韩舒樱将杏肉白粥从炉子上拿出来,倒进碗里,杏肉煮得烂烂的,像一团金色桃肉一样,浮在白色米汤上,金灿灿咬一口香甜入心,她坐在棚子里面,舀一勺白粥,稍稍晾凉塞进嘴里。
清甜的米香,下次她要在里面放三颗杏干!好好吃……
……
早上十点,一辆架子车进了院里,大院里不少人走出来观望。
看是谁家的车。
架子车上装的全是好东西,一半蜂窝煤球,码在一起。
这可是家家户户都用到的东西,尤其入冬,煤球供不应求,限量购买,哪怕带着鹿桥市居民生活煤供应证跑去煤场问,经常空手而回,来一车煤瞬间被百姓抢光,只能等下一辆。
煤球上放着一只炉子,圆柱形约有七八十厘米高,有了这东西平时无论煮水、烧菜还是做饭就方便多了。
架子车是江见许找煤场的人拉过来的,好说歹说,在煤场从别人手里先弄了点煤,没办法,这边没有煤生不了火,做不了饭。
平时他自己住宿舍都没有这么麻烦过,直接吃食堂,可年轻女孩跟男同志还不一样,至少得热水梳洗,一早上他真的跑了好几个地方,托不了少人才把这些东西拉全了,真把他折腾够呛。
除了这些,还有生活上用的搪瓷盆,搪瓷缸,饭盒碗筷,这些日常用品去商场买又要票又要钱,他直接从收容站劳保库里拿的,比在日用百货店买便宜,给点工业票就行。
剩下的只能在商场买了,盆架,暖水壶,肥皂、香皂、雪花膏,牙膏、牙刷都堆在架子车上,拉进院子。
“麻烦了师傅,帮忙把东西卸下来。”不找辆架子车,这么多东西靠他自己运,一天都运不完。
牛慧芳听到声音也跟出来了,望着这一车东西,盯着看了半天。
院里凡是家里有人的,都走出来望着车议论纷纷。
“他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