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生可以说缺了大德,你都跑路了还不肯实话实说告诉我们政哥,求长生是个大骗局。你要是说了,后面两千年得少多少为求长生疯魔了的皇帝?】
【你要说了,说不定我们都得冲出地球了,哪还得为了重现唐时世界霸主地位,到现在还在努力?】
秦王政咬牙切齿,他不知道是怪自己那么容易上当受骗,还是对追求长生入了魔!
但他知道,那卢生该死,比那徐福还要该死!
【开个玩笑,有钱有势的人为了能活久一点,做出多荒唐的事都不奇怪,什么换血、换器官,更不要说坐拥天下的皇帝。这世界或许不是那么公平,但在生死大事上又很公平,你无法控制出生,也无法控制死亡,哪怕富有四海的皇帝也逃不过一死。】
年轻的帝王们心头重重一跳,死亡阴影缠绕在他们心头。
是啊,所有人都逃不过一死。
有些人松了一口气,有些人陷入对死亡的恐惧中。
【求长生这种事,始皇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要不然也不会有后面历朝历代皇帝前仆后继,或许每一个都如始皇帝一样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是例外,自己才是那个有仙缘的人。】
光幕上,出现了一张表格,上面详列了历朝历代吃丹药的皇帝。
李世民看到唐朝有二十一位皇帝,丹药吃死的就有五位——他榜上有名。
爱新觉罗·胤禛很羞愧,因为他是清朝皇帝中唯一一个吃丹药的皇帝,也是华夏最后一位吃丹药而死的皇帝。
耻辱啊!
直接将他钉在了耻辱柱上!
康熙:……
老四是吃丹药吃死的?他不是累死的吗?
【再回到卢生跑路这件事上,卢生跑路,临走前将始皇帝损了一遍,指着他鼻子说,你德行不够,还想见到仙人?做梦去吧!】
【始皇帝能不生气?始皇帝都快气炸了!更不要说这些话通过那些方士传遍了咸阳,传到了他耳朵里。】
楚王悍笑弯了腰,“寡人以为秦王能统一六国是个英雄,现在看来也就一糊涂蛋。”
李园附和道:“秦王政长于妇人之手,见识短浅,哪里比得上大王。”
确实跟中原腹地的楚国相比,秦国一向被视为蛮夷之地,没见识过中原富庶,乍然暴富被骗也是应该。
齐王安不敢笑,齐王安彻底摆烂了,不敢得罪秦国,也不敢跟其他诸侯国联合伐秦,特别是知道徐福是齐人之后。
“派人将那徐福找出来,送去秦国。”
不能让秦国找到攻打齐国的理由。
秦王政皱着眉头,捂着心口,别说未来的他了,他现在就气炸了。
不行,冷静,医官说他不能再生气了,会影响寿数。
【前面说过始皇帝有多信任卢生说的话,为了求得神仙下来赐药,他努力严格执行卢生所说,大夏天穿着黑袍捂着哪怕生痱子都在所不惜,
甚至为了隐藏踪迹,一次外出身边人将自己行踪泄露给了李斯,他都大发雷霆将身边人全都处理掉了。】
【都虔诚到这份上了,眼看神仙就要出现了,结果你卢生临门一脚背叛了始皇帝,痛斥他残暴,为了天下苍生也不能为他求得仙丹……】
【正常人也得被气死吧?】
“陛下!”
秦王宫里的医官全都聚集在大殿,一脸紧张盯着大王。
哎,大王脾气犟,都劝他不要急着看神迹了,让旁人转述。
气多伤身呐!
【更不要说这些年从徐福开始,招揽方士后不断地投入资金和感情付出,全都打了水漂。】
【卢生骂了一顿,出气了,溜之大吉,他爽了,可是留在咸阳城的其他方士倒霉了。皇帝这种生物,就喜欢搞迁怒,永远不要指望他生气的时候能讲道理。】
【始皇帝遭受到方士戏耍,也意识到自己被骗,第一件事将方士们抓起来,干啥,审问。卢生临走前那番话在方士间传开了,方士视卢生为勇士,私下讨论。】
【这些人并不知道大难临头,始皇帝以妖言惑众为由下令追查,实际上是审问仙丹真假,显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跟卢生一样坚持人设,应该是有人熬不住将仙丹是假的说了,不然光凭始皇帝迷信修仙那个劲儿,也不至于让他大开杀戒,反正这事最后圈定了460多人,活埋在咸阳。】
秦王政闭上眼,他开始怀疑到底是什么让他昏了头。
【这次坑杀的绝大多数是方士,还有一部分应该是公开嘲笑始皇帝的人。说实话,清溪觉得始皇帝还杀少了,要是换成朱八八,不杀个血流成河不会罢手。这位皇帝,杀人是以万计,从这里也能看出,始皇帝还是克制了。杀这些人还是小事,主要大事是另一件。】
朱元璋颔首:“若此事上骂始皇暴戾,天下皇帝无一清白。”
世人说始皇帝暴戾,不过是将其子胡亥罪过强加于他身上。
不过,朱八八是谁?他朱家人?
【在此次大规模坑杀术士的一年前还发生了一件历史大事,这年宫殿宴会上,仆射周青臣拍始皇帝马屁,说他功德远超上古先贤,还重点夸赞了始皇帝的郡县制。宴会嘛,对皇帝夸夸夸,皇帝高兴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可有一个人这时候开口了,一上来就质问周朝因为子弟封王而长久治安,秦国如今子弟无权,秦国万一出了问题谁来救国?】
秦王政皱眉,秦如今采用的就是郡县制,实际上战国七雄除了齐国都使用郡县制,就是为了遏制地方势力,这里就不用拿周天子举例了,就说说被赵魏韩瓜分的晋国,晋国当年分封卿族,结果等到晋王室势弱,卿大夫直接干掉晋王室后就瓜分了晋国,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
齐国没被自己人干掉,是因为齐桓公遗泽,当初田齐代姜齐后分封自家儿子亲戚朋友,发展到现在变成五都制,也就是五个军事大区各有一个都城。
然后就变成了一个情况,五都相
互制约,谁都不听谁的,齐王建摆烂也有这方面原因。
分封制的危害诸侯王心照不宣,提什么分封制,将军权政权归于地方自治,简直是居心叵测!
【大家这里应该能看出淳于越这人也有点眼光,秦国最后不就是因为始皇帝将儿女都拘在咸阳,不给权力,被胡亥一口气全嚯嚯了,秦灭后,还真没人来救国。】
秦王政眉头皱得更深,这确实是个问题,孩子全集中在一个地方,容易被人一锅端了。
秦王政早年在赵国过过一段无依无靠的日子,父亲丢下他跑回了秦国,母亲出门长时间不归家,外家对他也不怎么样。
那段日子练就了秦王政早熟心理,好不容易回到秦国,父亲又有了儿子,这个幼子还是在秦国长大,更受到宗亲青睐。
秦王政之所以能继位,其一是因为父亲承认了母亲正室身份,其二也有吕不韦的原因。
回到父亲身边没几年,父亲就去世,秦王政对于亲情看得很深,母亲后来背叛无疑令他充满恨意,所以他对待自己的孩子非常好,仿佛在弥补幼年的自己。
他将孩子留在咸阳绝对不是因为忌惮不给权力。
战国老传统,除了出国的质子,其他孩子都留在都城。也没说哪国把公子分封出去。
【这一点刘邦做得就比较鸡贼,保留郡县制的同时也封了一大帮异姓王,在他死前,这帮异姓王也全被他处理了,留了个盟约“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时肉再烂,也是烂自己家锅里,没便宜外姓人。】
秦王政抿嘴,田齐当年也是这样想的,如今呢,齐王指挥不动另外四都。
若真奔着秦传万世,他不会采用这个办法后世皇帝留麻烦。
可若秦国命短,只能选择这个办法为秦续命。
【不过老刘家比较争气,连抽四位明君,到刘邦重孙这一代,汉武帝刘彻削藩套路层出不穷,一道“推恩令”让分封制终结。】
【大家知道削藩这事有风险,弄不好很建文帝一样被叔叔朱棣来个靖难翻车,刘家削藩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顺利,刘彻削藩成功是因为他爹给他蹚过深浅,汉景帝当年听晁错的要削藩,结果弄出个“七王之乱”,七国联军兵临城下,汉景帝吓出一身冷汗,只好杀晁错平息众怒。不过人家汉景帝也不是被吓一下就会收手,等平息“七王之乱”就撤了藩王封地的大量官员,变相收回封地行政权和司法权。】
【刘彻就充分吸收了他爹错误经验,咱不搞武的,咱搞文的,一道“推恩令”,凡是诸侯子嗣都能分封,好家伙,大藩国裂变成了多个小诸侯国,要知道古代为了保护家族传承,那时遵循嫡长子制,嫡长子能分大半家产,这下变成了不管嫡子庶子只要是儿子就能分老爹的地盘,生得多,分出去的地盘就多,直接将分封制的危害化于无形。】
秦王政眼睛亮了,还有这等好办法?
岂不是说鼓励生子,到下一代就不用烦恼藩王危害,同时还能保证血脉分散。
他实
在是被自己未来断子绝孙的预言给整怕了。
【始皇帝肯定是支持郡县制,他还想着秦传万世,中央集权才能压制地方,分封制绝对不在他考虑范围内。可惜他不知道不管分封制还是郡县制要真到那个时候其实都一样,一旦地方强过中央,哪怕郡县制也有唐朝安史之乱的例子,区别在于自家人打自家人,还是外人打自家人。】
李世民扼腕,他将儿子分出去也是这么考虑,可惜雉奴不争气,拦不住媳妇,将李姓诸王全都干掉了。
不然,留在外面的藩王也能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挽救大唐国运。
永乐皇帝翻看史书,哎,大明虽然顺利将藩王留到了最后,可都变相养猪了,也就云南沐家还算像话,真正做到了与国同休。
【周分封,春秋战国五百年战乱近在眼前,始皇帝刚结束战乱统一六国,满脑子都是不重复周的命运,你就让他回头采用分封制,这怎么可能?】
【对于始皇帝来说,分封制已经是落后制度!】
秦王政现在满脑子都是推恩令,对天音所言有些心不在焉,他要仔细想想。
推恩令实在是太诱人了。
【打个比方,电子支付大家已经习惯了不带钱,虽然电信诈骗也因为这暴增,但是大家能因为这一点弃用便利的电子支付重新回到纸币支付吗?对于刚从战国走到统一的人来说,郡县制大概没有分封制那么深入人心,不是所有人都为了理想,大家打生打死不就是为了封块地自己做个土皇帝,让后世子孙也能享受荣华富贵吗?】
【皇帝儿子不带这个头,大家又怎么好意思主动提出?所以淳于越提出分封制背后肯定有人支持。】
【淳于越将周封诸侯旧事重提,倒不是真为秦未来担忧,主要是提出郡县制的李斯是法家学说代表人物,淳于越是儒家人,鼓吹分封制也是基于学说之争。】
【始皇帝也没有亲自下场反驳,将这件事交给众臣商谈。】